北平地方和軍方兩個部門的聯合執法,結局極其失敗。早有準備的朱棣在抓捕行動當天,將張昺和謝貴抓住殺掉了。之後,朱棣迅速派人占領了北平九門,進而控製了整個北平的局勢。
這個時候的朱棣,已經再也沒有什麽顧忌了,中國人做事講究臉麵,所以無論何種烈度的爭執,就怕撕破臉,因為撕破臉就意味著可以不要臉。不要臉就意味著可以無所顧忌,雙方的角力,也就可以由暗戰轉為明戰。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朱棣在北平起兵,並且打出了“清君側”(意思是鏟除皇帝身邊的奸賊)的旗號。不過,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朱棣的這個“清君側”的概念,固然是受到了當年西漢七國之亂的啟發,但理論基礎卻也是父親朱元璋的《皇明祖訓》。
搬出《皇明祖訓》,最重要的目的還是要證明自己出兵的合法性。既然是按照祖訓,要替建文帝鏟除周圍的奸佞,那麽這次軍事行動就要有個好聽的名字,而不能隨隨便便地喊一個“南討”“北伐”之類的爛口號。朱棣的智囊團們搜腸刮肚,想出了“靖難”這個詞,意思是平定叛亂。而這場戰爭,也被後世稱為“靖難之役”。
所以說,就怕流氓有文化。明明自己出兵的性質就是以下犯上,是以地方犯中央的叛亂,卻要從理論上拔高,說成是自己去幫皇帝平定叛亂。這種殺人又誅心的戰術,是中國古代戰爭中極其重要的環節。戰爭的合法性問題,意味著古代儒家道德的製高點,提前掌握天下蒼生的人心向背。或者至少把水攪渾,讓天下蒼生感到莫衷一是,感到無論幫誰都是錯,不如安靜地做一個吃瓜群眾,是很必要的。
靖難的戰鬥檄文一經發出,就意味著南北雙方的正式宣戰。
這個時候的建文帝朱允炆,還沒有完全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他本以為僅靠北平的地方部隊,就可以解除掉朱棣的常備武裝。即便是偷襲不成,兩方開戰,區區的北平一城(見圖4-2),也會馬上陷入四麵受敵的窘境。北麵是北元的蒙古勢力,蒙古人這些年因為零星戰鬥,跟朱棣結下了不少梁子;西邊出居庸關不遠,是朝廷的大同駐軍;東邊走濱海大路,就是朝廷的山海關駐軍;北平南麵,則是朝廷軍隊的兩個駐軍要塞—河間、真定(河北正定)。東、西、南三個方向上,朱棣都麵臨極大的軍事壓力,如果朝廷安排三個方向夾攻的話,朱棣也隻能窩在北平。然而吊詭的是,從結果來看,自始至終,在三個方向上的朝廷軍隊,都沒有形成真正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