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信奉能得到多少就付出多少,不吃虧、不占便宜的理念;有的人想著“人人為我”,卻不承諾“我為人人”;而有人卻真實地感受到了真誠的給予所帶來的快樂。海倫·凱勒曾說:“任何人出於他的善良的心,說一句有益的話,發出一次愉快的笑或者為別人鏟平粗糙不平的路,這樣的人就會感到歡欣,這是他自身極其親密的一部分,以至使他終身去追求這種歡欣。”
一個男子坐在一堆金子上,伸出雙手,向每一個過路人乞討著什麽。神走了過來,男子向他伸出雙手。“孩子,你已經擁有了這麽多的金子,難道你還要乞求什麽嗎?”呂洞賓問。“唉!雖然我擁有如此多的金子,但是我仍然不滿足,我要乞求更多的金子,我還要乞求愛情、榮譽、成功。”男子說。神從口袋裏掏出他需要的愛情、榮譽和成功,送給了他。一個月之後,神又從這裏經過,那男子仍然坐在一堆黃金上,向路人伸著雙手。“孩子,你所求的都已經有了,難道你還不滿足麽?”“唉!雖然我得到了那麽多東西,但我還是不滿足,我還需要更多的刺激。”男子說。神把他想要的刺激也給了他。一個月後,神又見那男子坐在那堆金子上,向路人伸著雙手——盡管有愛情、榮譽、成功、快樂和刺激陪伴著他。“孩子,你已經擁有了你想要的,難道你還乞求什麽嗎?”“唉!盡管我已擁有了比別人多得多的東西,但是我仍然不能感到滿足。老人家,請你把‘滿足’賜給我吧!”男子說。神笑道:“你需要滿足麽?那麽,請你從現在開始學著付出吧。”神一個月後又從此地經過,隻見這男子站在路邊,他身邊的金子已經所剩不多了,他正把它們施舍給路人。他把金子給了衣食無著的窮人,把愛情給了真正需要愛的人,把榮譽和成功給失敗者,把快樂給了憂愁的人,把刺激送給了麻木冷漠的人。現在,他一無所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