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是人們生活的基本需求,醫療和教育則是日常生活的重中之重。由於唐朝農業的快速發展,社會環境的相對穩定,唐朝的醫療和教育也得到了迅速的提升。
1.唐朝的醫療
在唐朝,醫療體係和醫學水平遠沒有現在發達,那麽,當時的人們是如何看病的呢?
其實在當時,太醫可不是隨便被指使的。當時的太醫署是一個行政管理機構和教育機構,主要是負責發布醫療政策和培養專業醫生的,不專門給人看病。
真正給人看病的不叫太醫,而是被稱作醫師、醫正、醫工等,這些醫師主要負責為官員、軍隊、官府的工匠以及官府供養人員,還有宮女太監等人看病,他們的辦公場所叫“患坊”,可以理解成宮內的小衛生室。如果太監或者宮女生病了想讓醫師醫治,肯定不能讓醫師到你的臥室來看病,需要自己走過去或者被抬過去才行。
而皇帝、皇後、皇子、公主以及地位比較高的寵妃等,生病以後一般不會叫太醫署的人來看病,“尚藥局”才是真正為他們服務的機構,隸屬於殿中省。殿中省是一個總掌天子衣、食、住、行、醫及出行禮儀的機構,長官是“殿中監”,把他稱為為皇帝服務的老管家可能更形象些。
尚藥局奉禦是最高級的太醫,隻有兩人,官位正五品,算是中高級官員了,而且他們在理論上算是全國水平最高的醫生了,一般給皇帝和皇後看病,而寵妃能不能讓他們中的一位前來看病,就要看受寵程度了。那麽,到底是誰來負責為後宮妃嬪治病呢?其實,尚藥局裏還有四名司醫,八名醫佐,隻是在品級和醫術上比尚藥局奉禦差一些,他們便是為後宮妃嬪以及公主、皇子等人服務的。當然,如果寵妃受皇帝寵幸,皇帝會親自命令最高等級的奉禦給她看病。需要一提的是,皇宮裏的醫療活動有嚴格流程,任何人都不能脫離監視隨意走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