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萬卷書,行萬裏路。”中國人講究讀書和旅行,這在唐朝也不例外,否則就不會有鑒真東渡、玄奘取經這樣膾炙人口的曆史故事了。外出旅行向來是唐朝人所追求的生活情趣之一,同時也是非常好的放鬆方式。
1.唐朝的旅館酒店
唐朝人出門在外都住在哪裏呢?毫無疑問也是住在酒店或旅館。東市西北的崇仁坊,是唐朝時的旅店集中地,隻不過那時的稱謂和現代不太一樣,那時的邸店、客舍、候館、旅邸等其實就是可以投宿的酒店。如果按照旅館的性質來劃分,有商業性旅館,也有官方設立的專門接待過往官員及各國使節的館驛。
寺觀算是唐朝時比較有特色的旅館,佛寺一般都有接待賓客的客舍,也可供旅客臨時歇息。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非主流形式的旅館,如義堂、普通百姓的民居以及一些兼營住宿業務的酒店等。這些酒店在今天就相當於現代的商務酒店、快捷酒店、民宿等。從西漢時期起,長安城就開始興建酒店供各地官員進京住宿,並將外國使臣、客商集中住在“真街”。接待外國使節以及周邊少數民族使臣的國家級旅館叫作迎賓館,鴻臚寺屬下的鴻臚客館,是招待外來使臣的主要客館。
隨著大唐的國力昌盛和對外交流的發展,商業旅館開始大規模興起,“東至宋汴,西至岐川,夾路列店肆待客,酒饌豐溢”,“南詣荊襄,北至太原、範陽,西至蜀川、涼府,皆有店肆,以供商旅”。由此可見旅店業的發達程度,人們在旅途中隨時隨地都可住店。完備的館驛製度也在大唐政府的督促下建設起來,加上官方的交通網絡也更加四通發達,當然就更促進了旅館的發展。長安城內的商業旅館,位於朱雀街東萬縣所領坊內的就有12處,街西長安縣所領者有2處,位於城門附近者4處,共18處,但是由於坊市的限製,暫時還沒有形成旅館密集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