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大明設計師劉伯溫

第三章、屢立奇功卻屢被罷官

字體:16+-

一、能力出色,導致無法提拔

至正八年(1348年),經曆了長達七年居家治學及遊曆教書生活的劉基,得到了一個新的任命:江浙行省儒學副提舉,行省考試官。盡管已經三十八歲,在那個年代已接近中年,盡管隻是從七品,比十年前在江西當的正八品強不到哪去,但劉基還是欣然赴任。

因為劉基知道,他的這個機會,並非朝廷恩賜,而是朋友們為自己爭取來的。如果他們不爭取,自己連這樣的崗位很可能也不會有。如果自己不進京,還得繼續待在南田老家寫詩畫畫。

在你最困難時,還願意幫你的人,肯定不是見利忘義的小人;在你最落魄時,還把你當朋友的人,肯定是值得永遠珍惜的君子。

三十八歲的時候,諸葛亮是蜀漢的軍師中郎將,於謙是大明的兵部右侍郎,曾國藩是大清的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而劉基,起點相當高,起步並不慢,卻已經掉隊了。

三十八歲的男人,在21世紀可以算個年輕人,不過在劉基那個時代,不少人已經抱上孫子了。而劉基連個兒子都沒有。可以說無論事業還是家庭,他遠遠沒有達到親人的預期。

但劉基從未灰心喪氣,他不想讓朋友們的努力付諸東流,讓他們更加失望。

十六年前,劉基就是在杭州中舉,第二年高中進士的,科舉雖然沒讓他成為封疆大吏,但至少進入了朝廷的官員體製,也彌補了祖父兩輩的遺憾。現在科舉又恢複了,十年寒窗的布衣之家,也有了改變命運的合理出口,這無疑是很難得的機遇。而劉基也希望用自己的工作,幫助更多的家鄉學子。

劉基不會滿足於坐在提舉辦公室裏,喝喝茶看看書聊聊天來打發時間。短短兩年多的時間裏,劉基的雙腳,走過了諸暨、富陽、常山和海寧等許多府縣。每到一地,他都會展開實際調查,了解當地教育的實際情況,與地方負責教育的職員進行交流,聽取意見,提出看法,並寫出調查報告。他利用自己在江浙行省的人脈,鼓勵鄉紳富戶興辦義塾,減輕政府的財政負擔,造福一地百姓,其效果類似今天的希望小學。他積極創造條件,讓更多年輕人都有機會參加鄉試,以改變自身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