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討元檄文,影響後世數百年
1912年2月15日,已經辭去中華民國首任臨時大總統的孫中山,率領內閣全體成員來到鍾山下,那裏埋著我們非常熟悉的大明皇帝朱元璋。共和國的總統,為什麽要參拜專製帝國的皇帝?
因為朱元璋的工作,和五百多年之後的革命者有類似的地方。都是終結了一個外來政權對中國本土的統治。更值得注意的是,同盟會的革命綱領“驅逐韃虜,恢複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與五百年前朱元璋提出的“驅除胡虜,恢複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綱領,不僅相當接近,甚至有嚴重的模仿痕跡。而朱元璋的這個綱領,正是在吳元年北伐前夕正式提出來的。
中國曆史五千年,大大小小的戰役不可勝數,至今依然能為人們津津樂道的,不過就是長平之戰、赤壁大戰、淝水之戰和鄱陽湖大戰等極少數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而曆年的戰爭檄文,盡管都凝聚了當時讀書人的智慧,盡管都付出了他們極大的心血,其中絕大多數還是悄無聲息、不可避免地為曆史長河所忽略。能夠被不斷提起,能得到反複傳誦的,也僅是陳琳的《為袁紹檄豫州文》、駱賓王的《討武曌檄》等個別作品。東漢末年,陳琳倉促寫就的《為袁紹檄豫州文》,嚴重敗壞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的人品,初唐時期,駱賓王即興創作的《討武曌檄》,更是讓武則天的篡國**婦形象家喻戶曉,深入人心。而駱賓王其人,永遠受到曆朝曆代文學青年的模仿與膜拜。
而集中體現朱元璋建國思想的討元檄文,無疑也屬於最優秀之列。在一定程度上,我們甚至可以說,它代表了中國古代戰爭檄文的最高成就。
今天我們看到的討元檄文,一般公認是出於宋濂筆下。但也有不少人認為,這不過是宋濂執筆,表達劉基的觀念。甚至還有一種觀點認為,這根本就是劉基和宋濂合寫,隻是以宋濂的名義發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