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大家小史:近代大師那些事兒

陳垣:毛主席稱他“國寶”

字體:16+-

陳垣(1880—1971),廣東新會人。近現代曆史學家、宗教學家、教育家。曾任國立北京大學、北平師範大學、輔仁大學教授。1926—1952年任輔仁大學校長。1952—1971年任北京師範大學校長。1949年以前,他還擔任過京師圖書館館長、故宮博物院圖書館館長等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科學院曆史研究所第二所所長。與陳寅恪並稱“史學二陳”,“二陳”又與呂思勉、錢穆並稱“現代中國史學四大家”。他的許多著作已成為史學領域經典。

陳垣自幼酷愛讀書。其父從不吝惜金錢,每每滿足他的讀書需求。陳垣成為學者後,將自己書齋名以父親別號“勵耘”命之,稱“勵耘書屋”,還將所刻之書稱為《勵耘書屋叢刻》。

陳垣寫《通鑒胡注表微》,引用了兩百五十多種書,作詳細考證。陳垣著述必要請人批評,一般得修改4次才能定稿。

抗戰時期陳垣留在北平。他發現城東郊有《嘉興藏》,便帶了助手去閱讀、抄錄。因為那裏蚊子多且凶,他隻得預先吞服了奎寧。

陳垣是廣東人,卻能說一口標準北京話。他上課時學生記的筆記,一字不改,就是一篇流暢、通順的好文章。他很少點名,卻幾乎從未有人缺課。

陳垣認為,材料、工具、方法為治學之3大要件。陳一生嗜好就是買書、讀書。他常說:“我如魚,書如水,魚離開了水就不能生存。”抗戰爆發後,因為離不開多年的藏書,他最終選擇留在了北平。

陳垣為學生開史源學實習課,以顧炎武《日知錄》及全祖望《鮚埼亭集》為本,命學生分查史源,為史學方法之練習。陳教學很是勤勉,他給學生出題後,自己也寫一篇。發還試卷時,他把學生的試卷擇優張貼在走廊牆壁上,同時也貼出自己寫的那篇。學生對照尋思,收獲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