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鴻(1895—1953),江蘇宜興人。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曾留學法國學習西洋畫,歸國後長期從事美術教育,先後任教於國立中央大學藝術係、北平大學藝術學院和北平藝專,1949年後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與張書旗、柳子穀三人被稱為畫壇“金陵三傑”。所作國畫彩墨渾成,尤以奔馬享名於世。被稱為中國現代美術教育奠基者,主張發展“傳統中國畫”改良,立足中國現代寫實主義美術,發表近代國畫之頹廢背景下的《中國畫改良論》。
徐悲鴻7歲時,聽父親講卞莊子刺虎的故事,想繪老虎,於是請鄰人繪製虎圖,天天臨摹,後來卻發覺鄰人畫的是一隻狗。
徐悲鴻年輕時,以1個月看完林紓所譯之全部外國小說。
徐悲鴻請齊白石以“荒謬絕倫”4字刻章一方,說:“別人看我是‘荒謬’,我看自己是‘絕倫’。”
張若穀與徐悲鴻相晤在南京石婆婆巷。徐即席寫就《嗟我憶故人》詩一首:“仍由石婆巷,往來一小橋。故人今何在?直憶到深宵。”
1918年徐悲鴻看了梅蘭芳所演的《天女散花》,向梅索劇照。徐以一大型油畫《天女散花圖》回贈梅。畫中人物臉部用西畫技法,而身軀則采用國畫技法,並題詩一首:“花落紛紛下,人凡寧不迷。莊嚴菩薩相,妙麗藐神姿。”
1928年徐悲鴻在福州拜訪陳子奮,對他治印佩服不已。陳答應為徐刻百印,後刻了六十多方。徐的印章幾乎均出自陳之手。
徐悲鴻書室裏懸有自集泰山經石峪刻字所寫對聯一副:“獨持偏見;一意孤行。”
抗戰時徐悲鴻住在桂林附近的陽朔,並刻有“陽朔天民”印章。當他人問其為何要住陽朔時,徐要他背誦南山厄石碑刻的一首詩:“陶潛彭澤五株柳,潘嶽河陽一縣花。兩處怎如陽朔好,碧蓮峰裏住人家。”然後說:“這不是回答了你的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