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乾(1910—1999),蒙古族,北京八旗後裔。中國現代新聞記者、文學家、翻譯家。先後就讀於輔仁大學、燕京大學、英國劍橋大學。1931年到1935年間和美國人埃德加·斯諾等編譯《中國簡報》《活的中國》等刊物和文學集。1935年他進入《大公報》當記者。1939年任倫敦大學東方學院講師,兼任《大公報》駐英記者,是二戰時期整個歐洲戰場唯一中國籍戰地記者。他還曾采訪報道過第一屆聯合國大會、審判納粹戰犯事件。1949年後主要從事文學翻譯工作,如《尤利西斯》等。曆任《人民日報》特約記者、中國作家協會理事、全國政協常委、中央文史館館長等職。1995年出版《一個中國記者看二次大戰》。
蕭乾小時候有一次調皮,姑姑罵他是個“午日雞”。當時蕭乾不知道是什麽意思,後來才知道自己屬雞,是在宣統元年臘月十七午時出生的。姑姑罵蕭乾,罵出的生辰是陰曆日期。當時軍閥混戰,民不聊生,蕭乾找不到陰陽曆對照表。直到1979年10月蕭乾出訪美國,在漢學家傅漢思家中的陰陽曆對照表中查到自己的陽曆生辰是1910年1月27日。當時蕭乾已經70歲。
蕭乾學名“秉乾”,“乾”是乾坤之乾。蕭乾給冰心寫信署名“弟秉乾”,冰心孩子時幼小不識,竟讀成餅幹的幹(幹),稱他為“餅(秉)幹舅舅”,蕭乾也高興地應答。
蕭乾初登文壇,沈從文曾撰長文給予介紹。蕭十分感激老作家讚揚,看作自己的動力。後來他自己當上了編輯,也特別注重青年作者之作品。
蕭乾年輕時在天津《大公報》社工作。因要寫社論,他請教張季鸞。張答複:“讀佛經去!”他很快開悟,社論應該要“言簡意賅”。
蕭乾受聘到複旦大學上課,第一天就對學生說:“我是采取自由政策者,不點名。我厭惡點名。”結果學生除特別原因外極少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