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愈之(1896—1986),浙江紹興上虞人。著名的社會活動家,具有多方麵卓越成就的革命學者,一生集記者、編輯、作家、翻譯家、出版家於一身,學識淵博,是新聞出版界少有之“全才”。曾留學於法國巴黎大學國際法學院。早年創建世界語學會,又與沈雁冰等成立文學研究會。1922年參加中國民權保障同盟。1935年參加上海文化界救亡運動,為“救國會”發起人之一。抗戰勝利後在海外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建國後曆任《光明日報》總編輯、首任出版總署署長、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全國政協常委等職。
胡愈之10歲時就和兄弟編輯《家庭》雜誌,自寫、自畫、自訂,堅持了三四年,出版了約五十冊。
胡愈之第一次為《生活》周刊撰文《一年來的國際》,是主編鄒韜奮與他談了3小時後,鄒向他約的稿。
巴黎留學期間胡愈之不斷為《東方雜誌》投寄國際新聞評論稿,共撰文21篇,字數達十七萬多字,平均一年寫了近六萬字,一個月約五千字。
1920年秋,胡愈之和胡仲持兄弟在上海自籌經費,辦起一張四開報紙《上虞聲》,印數近二千份。
胡愈之在商務印書館理化部當實習生時,開始試著翻譯一些小文章。被采用的第一篇譯文是關於英法打算開鑿英吉利海峽海底隧道的報道;出版的第一本小冊子是《利息表》。
在茅盾印象裏,在商務印書館工作時期的胡愈之“身材矮小,頭特別大,臉長額闊,衣服樸素,空手的時候很少,總拿著什麽外國書報,低頭急走,不大跟人打招呼”。“這時愈之兄雖然在理化部,卻與‘理化’不生關係,他是幫忙《東方雜誌》編輯工作的。”“這一個時期,愈之兄主要的工作是選擇並介紹歐美雜誌上的文章,從政治、經濟,乃至哲學、文學。後來他對於文學似乎特別有興趣了,我們由相識而相熟,也是以‘文學’為媒介。”隻不過從1923年開始胡又疏遠了文藝界,不再熱心於評介國外文藝動態,也幾乎再沒有評論國內文藝問題。他厭倦了文藝界的派別鬥爭,而將興趣轉向新聞工作和國際問題,個人命運與大時局之間的關聯變得更鮮明而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