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慈悲力無窮

盤珪禪師的味噌湯

字體:16+-

平等心的體現,是身體力行、點到為止,不多言說的。有一天,在盤珪禪師門下擔任典座的大良,顧及師父的健康,決定給師父吃新鮮的味噌。盤珪禪師在食用時,發現他的味噌比其他徒眾吃起來更為新鮮美味,便問:“今天是誰掌廚?”大良解釋說,依據他的德望和健康,應該受到更好的供養。盤珪禪師大叱:“佛陀一直強調,自己是眾生中的一個,哪裏有地位高低的分別?”說罷,立即返回丈室,反鎖房門。

大良待在室外,請求師父原諒,但盤珪禪師默然不應。

就這樣盤珪禪師關在房內七天,而大良也在外麵守了七天。最後,一位信徒向盤珪禪師大聲叫道:“師父!您不吃東西,也許沒有什麽關係,但您年輕的徒弟總得吃些東西呀!”盤珪禪師才打開方丈門,微笑著對大良說道:“我堅持和徒眾吃相同的食物。等你以後做了師父,也要如佛陀擁有平等心。”

禪門的慈悲不是在峻烈嚴厲、棒打嗬叱中理解,而是應直探表相背後的動機與期許,如此,才能體會出禪師無我無別、願施無畏的悲心。

《碧岩錄》中值殿使一偈:“大智修行始是禪,禪門宜默不宜喧。萬般巧說爭如實,輸卻雲門總不言。”一方麵批注了盤珪禪師平等心的體現,是身體力行、點到為止,不多言說的;一方麵也提醒我們,學習禪門祖師的行儀,或是自身修持和待人,都應該表現出內在的精神,而不是在形象上琢磨,或是耍耍嘴皮而已。

不隻是修道人,每一個人都應有這種觀念與態度,否則一味上行下效、鸚鵡學舌、學學皮毛,卻不懂得深入思考當中的意義與內涵,抉擇當行與不當行、適不適合自己,並且更進一步在生活中實踐,那麽人生永遠也隻是走馬觀花,品嚐不出當中酸甜苦辣的真滋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