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舍棄精明,韜光養晦
成大事者認為,處世要學會舍棄精明,韜光養晦。在這一大前提下,人應該學會堅持、學會忍耐、學會永不放棄,學會將自己的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上。舍棄精明、韜光養晦就是讓人們學會忍耐和永不放棄。
一個人要做一件事情,肯定有很多人拚命說這個不行,那條道路走不通。殊不知一個人沒有試過,誰也不能說一定不行。其實人們應該學會堅持自己的想法,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意圖嚐試著去做一些事情。
有一隻蛾正從繭裏掙紮著爬出來,一個小男孩見它如此痛苦,拿剪刀幫它將繭剪開。這隻蛾終於擺脫了痛苦,卻發現自己飛不起來,後來就死了。
這是什麽緣故?原因很簡單,因為蛾承受痛苦的過程就是一種聚集力量的過程。想想很多成功人士承受了多少痛苦才獲得了成功。然而有些人卻不能獲得這樣的苦難,對於他們來說任何一點困難都讓他們覺得難受,都讓他們想尋求別人的幫助。這樣的人永遠都不會取得成功。
一個人能否在社會上立足,適應能力和生存能力是不可缺少的。人生的成長階段,基本上是幾十年。人要學會自己成長,不僅如此,還要承擔起照顧他人的重擔。未來的責任要求人必須有堅持、執著和永不放棄的精神,同時還要求人們有自立自強的意識。每一個人的命運也大不相同,人們大可不必將他人以往的經驗作為完全正確的真理來遵守。時代變遷,僅遵循以往的經驗來處理事情,無疑是刻舟求劍。
愛因斯坦的小板凳是自己做的,他一共做了三個。當他把第三個交給老師的時候,老師有點嘲諷地說,沒有比這更難看的小板凳了。聽到這話,愛因斯坦立即從課桌下麵拿出了兩個小板凳,很嚴肅地對老師說,交給您的那個小板凳至少比這兩個要強許多。愛因斯坦從小就自己動手做些東西,這對他後來取得成功有很大的幫助。我們從中不難看出愛因斯坦的一種堅持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