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打細算財產
1.要有憂患意識
當一個企業走上正軌,抵達事業將輝煌的頂點時,很多企業由於沒有憂患意識,而慢慢走下坡路,最終導致企業破產。
中國有句古話,叫“富不過三代”。台灣大富豪王永慶認為,創業者腳踏實地,吃苦耐勞,克服一切困難,最後成功了。成功後,自然而然地鬆懈下來,養尊處優,無危機感和風險意識,久而久之,一種自滿情緒彌漫在公司內部,在奮鬥、掙紮時的那種緊迫感逐漸消退,許多人會認為自己應該有享受成功的權利,企業失去了初創時的活力。由於抵擋不住競爭中的橫逆,敗亡也就不遠了。這是對“富不過三代”的一種注腳。
觀察一下古今中外企業成功事例,不難發現,他們哪一個不是白手起家,從無開始的?但是,當他們把輝煌的事業交給他們後代的時候,往往會出現今不知昔,甚至會日落西山。究其原因,是他們的繼任者“崽賣爺田不心疼”,沒有憂患意識,而導致家業的衰落。這是對“富不過三代”的一種注腳。
有的企業老板,創業時謹小慎微,成功後剛愎自用,為所欲為。居安而不思危,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也是對“富不過三代”的注腳。
挫折、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的企業老板們不知道成功的背後有挫折、有失敗。小企業最終要強大,要保持旺盛、持久的競爭力和生命力,必須有憂患意識,力爭富過三代。
①.力戒家長式的管理作風
有些小企業,在創業初期,因規模不大,往往采取“家長製”的管理方法,企業老板一竿子插到底。這樣的管理風格,隨著企業的發展很容易得到強化。企業老板把過去的成功等同於現在,把昨天的智慧等同於今天,把昔日的威望強行於眼下。企業決策缺乏製約,再大的風險、再多的投資也是一個人說了算,沒有形成有效的管理機製和集體決策機製,企業越發展,就越容易埋下危機和衰落的種子。譬如在巨人風波中,史玉柱拒不納諫、執意推行的兩件:巨人健康大行動(損失1億元)和修建巨人大廈(積壓資金1.7億元),則是成為巨人集團元氣大傷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