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剛接到出版社老師寫書邀請的時候,已經是兩個月以前的事情,當全神貫注完成一件事情的時候,時間總是過得很快。首先,感謝出版社各位同人,特別是郝珊珊女士,正是有了她的支持和信任才有這本書的麵世,才有了我與廣大讀者思想碰撞的機會。
我認為我是一個感性的人,一個感性的人要怎麽寫好一本理性的書?我翻閱了幾乎市場上所有與記憶力相關的圖書以後決定,換一個角度換一種體驗來寫。若幹年前在我剛接觸記憶術的時候曾經看過不少圖書,我發現幾乎所有的書都按記憶的各種方法來分類,當我把整本書看完的時候我就有了兩點疑問:一是,在我實際遇到問題的時候我該用哪種方法來記呢?二是,會不會是列舉的記憶材料剛好可以用這種方法記,我遇到問題的時候用同樣的方法行得通嗎?這兩個疑問一直伴隨了我很久。
我聯想到外語教學仿佛也有類似的地方,語言本是一種特定區域人群的某種說話規律,老一輩的教育家通過實踐和深入研究將這些規律總結成文字,再通過教學傳道授業解惑。回想我初中的時候,比如這樣的表述:“否定形式:am/is/are+not;此時態的謂語動詞若為行為動詞,則在其前加don't,如主語為第三人稱單數,則用doesn't,同時還原行為動詞”,這句話雖然意思很簡單,但確實存在一部分搞不懂的學生,他們覺得太枯燥,於是便開始開小差,腦海裏自己已經飛到了九霄雲外,我就是這類人。我曾經是一個放棄外語學習的人,但最後卻考入了外語院校,在大學的學習中,我拿到了獎學金,加入了中國翻譯協會,取得了外語專業八級的證書,參加了全國的演講比賽,最終,我重拾了對外語的興趣。我想,這都歸功於我記單詞的方式吧,我將想象力用到記憶的時候發現,比起死記硬背,聯想不但不容易忘記,還能讓整個學習過程快樂起來,在整個大學四年,這樣的快樂就一直貫穿著我的學習。我絲毫不否認老一輩教育家的外語教學方式,這樣的教學根基紮實,掌握了基礎理論後要提高也是非常快的一件事情,但是從現象上來看,確實有部分語法考高分的人隻重視形式,忘記了目的,無法說一口流利的外語,或者說一口中國式表達的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