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作家約翰·丹尼斯說過一句尖銳卻很實際的話:“時間不允許浪費。你必須高效率工作,活得像明天要死去一樣。”
對於有拖延習慣的人來說,這無疑是當頭一棒,他們總是覺得截止日期還早,不用著急,結果拖著拖著就過了最後期限。每件事都如此,一年下來就會浪費不少時間,而這些時間完全可以省下來,進行自我提升。
如果你平時就有拖延的毛病,那不妨主動把截止日期往前提一下,增加內心的緊迫感,給自己騰出一個“緩衝期”。如此,在發現問題的時候,也有時間來進行補救。按部就班地開展工作,就不至於在最後階段臨時突擊,工作質量自然不會受影響。
好萊塢傳媒大亨巴瑞·迪勒曾被員工稱為“吸血鬼”。聽起來很可怕,是嗎?這樣的綽號源自他善於督促員工。在擔任派拉蒙影業公司總裁時,巴瑞·迪勒給人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就是:“抓緊時間,忘記上映日期吧!你的工作就是要盡可能地完成手上的工作。”
為了促使員工更快地完成工作,巴瑞·迪勒還會采用一些看起來頗為幼稚的方法。比如,給製作人員發放一張假的計劃表,把所有的完成日期都提前一到兩個星期。有下屬曾經質疑他的做法,而巴瑞·迪勒的解釋是:“這樣的話,即便他們耽誤了工期,你還是有時間進行補救的。”
確實,從心理學角度上來說,把截止日期提前,能夠增強一個人的緊迫感,這樣他們就會下意識地抓緊工作,覺得“時間不多”,不能開小差、不能走神。思想決定著行動,在這種緊迫感的作用下,人往往就能發揮出潛能,提前完成任務。
剛開始做文案時,M總是拖延,使得老板很不滿意。畢竟,文案出不來,就會影響設計的進度,設計的樣稿出不來,就沒有辦法跟客戶溝通,整個流程就會被耽誤。尤其是文案寫出來後,還可能需要修改,前後又會耽誤一兩天。為了這件事,老板沒少批評M,說這樣的工作效率直接影響了公司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