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200年
光緒二十三年之前的200年,是公元1697年,康熙三十六年,係丁醜年(牛年)。
這一年康熙皇帝43歲,距離他14歲親政已經過去29年,在龍椅上還要坐26年。這一年大清帝國還似朝陽一般,在傳統政治製度治理下蒸蒸日上。3月,康熙皇帝親自出征,噶爾丹眾叛親離,走投無路,被迫自殺;6月,哈密維吾爾首領額貝都拉助清廷平定噶爾丹叛亂有功,被冊封為“一等劄薩克達爾汗”,其部被編為蒙古鑲紅回旗,爵位世襲;而德國著名哲學家和數學家萊布尼茨在這一年寫出了《中國近事》一書,主張歐洲人學習中國的實用哲學、開展歐洲文化與東方文化的交流。這從一個側麵佐證了帝國的強大。
一
在王朝起承轉合的“起”裏,一切從頭說康熙。
其實,對於一個帝王來說,生命的質量或者說奔放程度是很難量化的。壽命的長短貌似是一個指征,但事實上並非如此。曆史上多屍位素餐的皇帝,他們活得再長久,也隻是行屍走肉。
所以,需要的是活力。
是怒放的生命。以及怒放生命背後對自身的體察,對世事的包容。
康熙親政之後,從康熙十年(1671年)到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的51年間,他在全國“暴走”了150多次,6次南巡,裏程難以計數,終於成為史上最強的皇帝。也是個“在路上”的皇帝。
康熙一直在路上。當然萬事都有起點,特別是對南巡這樣的大事件來說,康熙的第一次尤為重要。那是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這一年,他的心情很好。因為就在兩年前,康熙平三藩,一年前,收複台灣。帝國頓時風平浪靜、四麵凱歌。人生在突然間失去了目標,康熙便有些空虛,可這個國家又是無與倫比的大,他接下來產生了行走的衝動。
當然,從衝動到現實,需要人事的依托。有兩個人促成了康熙生命中的奔走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