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從空中掠過北京,你會發現這座古老的大都市中心,有一組氣象莊嚴的古老建築,嚴密有序地占據了城市的中軸線,這就是被稱為故宮的紫禁城。興建於明朝永樂年間的紫禁城,至清朝滅亡的五百餘年間,先後有二十四位皇帝在這裏執政。漫長的五個多世紀裏,這裏是帝國的心髒,帝國的最高決策從這裏發布出去,遙遙地指揮著廣袤國土上的億萬兆民。
紫禁城眾多的建築中,有一座最為高大出眾,那就是太和殿,民間習慣性地把它稱作金鑾殿。金鑾殿上最顯赫、最奪人心目的無疑是那把沉重無比、被稱為龍椅的椅子。那張以現代人的標準看來,坐上去並不會覺得舒服的椅子,普天之下隻有皇帝一個人才有資格把他尊貴的屁股放上去。作為至高無上的權力的象征,打進金鑾殿坐北朝南,高踞於那把龐大的龍椅之上,是不少胸懷大誌或腹藏野心者激**在心的絢麗夢想。
當後來被史家們稱為崇禎或是明思宗的那個末代皇帝還是一個名叫朱由檢的年輕人時,他沒想到自己有一天會坐到金鑾殿的龍椅上,成為整個大明王朝唯我獨尊的最高統治者。
多年以前,朱由檢還是一個虛歲十一的少年,他站在距龍椅幾步開外的地方,好奇地看著坐在龍椅上的那個峨冠博帶的年輕人,那個年輕人是他的哥哥。朱由檢抬起頭天真地問:皇上,你這個官兒我可做得否?他的哥哥微笑著隨口回答說:我做幾年時,當與汝做。
對一個開國兩百餘年的大帝國的末代皇帝來說,在崇禎麵前,是無數已經成為曆史的傳統,是一長串站在陰影裏的祖宗。他們雖然已經先後辭世,但他們的影響卻依然無處不在。更何況,對崇禎來說,他的這個帝位來得有點偶然,偶然得他並沒有多少心理準備。
史學家孟森先生說過:思宗而在萬曆以前,非亡國之君也;在天啟之後,則必亡而已矣。更有史家進一步指出,明朝表麵上亡於崇禎,實質上卻亡於比崇禎早幾十年的他的祖父神宗萬曆。因此我們檢討甲申之變,許多事情卻要從萬曆時代甚至開國之君明太祖朱元璋時代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