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大清王朝1860(全二冊)

後記

字體:16+-

中日甲午戰爭是中國國運的一大轉折點。中國從前受西洋列強的欺侮,中國人心裏覺得那畢竟是強國;而東洋小國日本,中國人一直視之為蕞爾小國,或者稱倭瓜穰子,或者稱小日本,忽然卻被他們打敗了,也要向他們割地賠款。中國人深受震撼,信心也備受打擊。

最直接的後果是國人對搞了三十餘年的洋務運動產生了懷疑。學界通常認為這是洋務運動失敗的標誌,洋務運動自此也的確跌入了低潮。如何救國圖存,國人大都另尋他途。

甲午戰爭這樣的大事件,本來我計劃是在這部書中作為一重點來寫一寫的,而且也搜集了大量資料。但是,最終我隻是從側麵稍作交代。因為我發現,對甲午戰敗的原因,眾論紛紜,張三說A,李四又證明不是A。我自己覺得依我目前掌握的資料和對甲午的認識,無法能寫得讓我滿意和信服。自己都不能滿意和信服,那還是不要寫吧。好在,簡單交代之句,也能把甲午戰敗對洋務運動的影響說清楚。

我對甲午戰敗證明洋務運動失敗的說法持保留意見。我的觀點是,甲午戰敗導致洋務運動陷入低潮。

以大興工商實業為特征的洋務運動,在增強國家實力上是發揮了作用的,在救亡圖存上是有效的。最簡單的一點,如果沒有洋務運動,世界史上第一場大規模的蒸汽戰艦大對決就不可能在中國海麵上發生,因為沒有洋務運動,中國連對決的資格也沒有,還會像初開國門一樣,木船對鐵艦,連招架之功也沒有。至於鐵路、電報、輪運及軍工廠等對國力提升的作用更不必說。我認為不是洋務運動不能救國,恰恰是洋務運動受到局限太大,力度深度不夠。當然,其中的原因要說明白更不容易。

就如我在序言中所說,工業化是世界近代史上的大事件,或者說,所謂近代化就是工業化,近代史就是從農耕文明向工業文明轉化的曆史。通觀近代史,第一次工業革命後,所有的強國無一例外都要經曆工業化,工業化的程度和水平幾乎就能決定一國的生死存亡。即使到現在,工業化水平對國家實力和地位的影響仍然不可小覷。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