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年春天,照例又是兒童入學之期,帝舜與群臣商議道:“教孝教弟,明禮習讓,這種科目固然是做人基本的要事,但是恐怕將來有兩種缺點:一種是關於兒童本身的,專講靜,不講動,身體發育恐受影響;一種是關於國家前途的,專尚文,不尚武,民氣逐漸萎靡,易流於積弱。這兩種流弊,似乎不能不預先防到。”
群臣聽了,都以為然,於是大家討論起來。有的主張增加射箭一科,有的主張增加禦車一科,紛紛不一。大司徒道:“臣以為,射禦二科固然是好的,射可以觀德,禦可以習勤,不但能夠養成武士,而且仍不失教育原則。但是,隻可施之於已經成年的生徒。若是兒童,體力未足,恐怕不甚相宜。現在規定,七歲入小學,十五歲入太學。七歲的兒童叫他射禦,固然萬萬不能勝任,就是十五歲的兒童亦似乎尚早。臣的意思,最好添一種舞的科目。從前陰康氏的時代,因為阻多滯伏,民氣壅閉,於是創出這種舞法,以教百姓,後來民氣果然多發揚了,所以舞這個方法於人身極有價值。舞有兩種。一種是徒手舞,盤旋進退,俯仰高下,演出種種的節目,與兒童興趣極相合,凡七歲初入小學的兒童,都可以用的。一種是器械舞,又可以別為二類,一類是文,一類是武。文舞用籥,用羽;武舞用幹,用戚。羽籥較輕,易於揮灑,凡年在十二歲以上之兒童,可用之。幹戚較重,舞動不易,凡十五歲以上入太學之學生可用之。如此排定程序,以次而進,練習到後來,不但技藝嫻熟,而且力氣亦可以增加。古人有兩句詩,叫‘有力如虎,執轡如組’,就是說這個舞的效果。所以臣的愚見,以為要提倡武事,振作士氣,寓之於教育之中,以入學之初添加舞幹戚羽籥一科為最宜。這科名目可定為《萬》舞,未知帝意如何。”大眾聽了都讚成,於是就叫樂正夔等預備起來,從十七年二月入學起,以後都用《萬》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