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罪臣長子科舉入仕記

第21章

字體:16+-

開篇依舊遵循閱讀題原則,先寫材料再延展觀點,卓思衡寫這種開篇不可不謂得心應手。他寫出太史公評價良吏的角度來自“奉職循理,亦可以為治”,認為遵守、執行貫徹國家法度是良吏最重要的評判標準,班孟堅則認為“所居民富,所去民思”才是循吏的關鍵所在,頗有孟子宏論的風采。

卓思衡此處轉筆,寫出他自己的見解:在他看來,這二人的觀點看似分歧,但卻都是忠誠的體現,所謂忠誠就是終於國事,法度和人民都是國家的根本,以此二者判別良吏,就是根據國家的利益來衡量官吏的好壞,因此做官就是要忠於國事,為國而憂勞。這也是本人心中良吏的真正準則。

那麽問題來了,我按照這個標準給太子選良吏,會出現什麽問題呢?第一,會造成誤會,有人會覺得忠誠於太子比過忠誠於皇上是僭越犯上,其實大錯特錯。太子又何嚐不是國之邦本?否則曆朝曆代為何會這麽重視太子的廢立?忠誠於太子就是對聖上決策的肯定,對國家根本的維護,其實是一回事,隻是很多人樂於混淆這兩點,仿佛抓住什麽關鍵的話題,沒完沒了做文章,這種人就不適合進入東宮輔佐太子,更不適合在朝中輔佐皇上。

“此輩非事儲之才,亦難事聖,遑論事國?”

好的,罵得夠狠,卓思衡覺得心裏很痛快,好像替他爺爺和老子出了一口二十年的惡氣。

但還沒罵夠。

他再蘸筆勻墨,繼續寫道:

第二點,要看時代背景給我們提供了怎樣的人才選擇來配套此時的政治氛圍。讓我們回到史料,班孟堅的《漢書循吏傳》列舉了三個朝代官吏所處的政治氛圍,孝武皇帝外攘四夷,他是**,於是用猛臣,朝野內外的氛圍也是奮發剛強的;孝昭皇帝衝齡踐祚,朝政是霍光說了算,但那時有更寬容的輿論環境,比如賢良可以入朝與帝國中樞的官吏討論國事,才有了《鹽鐵論》流芳,總之是比較安穩過度的階段,也給民眾打下了穩定生活的基礎;孝宣皇帝就不一般了,他見識過真正的民間疾苦,所以事必親躬,希望能為百姓謀福祉,為天下官吏的表率,在那個時期,官吏都同心同德,共創中興。以上史料我們得知,政治氛圍往往能決定時代的走向。而東宮的氛圍其實有時候和朝野的氛圍相輔相成,皇上希望怎樣培養太子是非常重要的,皇上對國事的態度也是非常重要的,東宮的氛圍不能和大環境有差異,否則就會營造出不和諧的論調,致使猜疑產生,動搖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