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隋末之群英逐鹿

第一千零七章 奇襲潼關

字體:16+-

柴榮和郭子儀接受了李淵的任命之後,迅速對長安城防作出了一係列的調整,查漏補缺,收攏李孝常的敗卒,對招募的壯丁進行篩選和操練分隊,加強城內的巡防,從重打擊鬧事的地痞流氓。

而唐朝的各級官員也盡全力配合軍方,調撥物資,征召民夫修繕城牆,同時安撫民生,穩定物價。

這些官吏心中很清楚,若是前來攻城的是隋軍,那他們破城之後頂多處置唐朝宗室成員,做多再算上和唐朝宗室有著千絲萬縷關係的關隴貴族成員,大部分人還是能夠保住性命甚至重新在隋朝出仕。

可現在來的卻是黃巢率領的農民軍,大業末年各地起義的亂匪破城之後究竟有多可怕他們仍舊記憶猶新,因此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他們也還能盡心盡力做事。

在唐朝各級官員的努力下,長安城原本有些不安的氣氛逐漸緩解下來,長安百姓。可就在這時,一個噩耗從潼關傳來。

潼關,設於東漢末,位於關中平原東部,雄踞秦、晉、豫三省要衝之地,是東入中原和西進關中的必經之地,曆來為兵家必爭之地,素有“畿內首險”、“四鎮咽喉”、“百二重關”之譽。

潼關的形勢非常險要,南有秦嶺,東南有禁穀,穀南又有十二連城;北有渭、洛二川會黃河抱關而下,西近華嶽。周圍山連山,峰連峰,穀深崖絕,山高路狹,中通一條狹窄的羊腸小道,往來僅容一車一馬。

作為關中的東大門,唐朝一直在潼關屯駐重兵。但是隨著李建成、忽必烈、論欽讚三家聯軍二十幾萬大軍東出,潼關的防務反而鬆懈了下來。

一方麵是為了支援唐軍多路出擊,各地駐軍精銳都被抽調一空,即便是潼關,也隻剩下一千駐軍。另一方麵,李建成忽必烈的二十多萬大軍就駐紮在一百六十多裏的函穀關一線,潼關守軍自然而然地覺得潼關是絕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