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昭顏拒絕歸拒絕,縣裏放著那麽好脫貧項目,怎麽可能不給點幫助。
所以縣長剛回去,就讓專家們盡快出具一份關於上陽村土壤和氣候的研究報告出來,是否具備人工種植天麻的條件。然後,又馬不停蹄地將這些資料遞交到了市裏。
市裏對於基層脫貧項目尤為關注,尤其這事的主要推進者還是個南市下放到他青市的知青。
這不正印證了偉人的話——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知識分子下放到農村,是可以大有作為的!支持農村建設,培養社會主義新農民!
隨著人工種植項目的推進,縣裏甚至是市裏特聘的專家都來了。
專家們一致認定上陽村疏鬆的土壤、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和砂土,濕潤透氣,滲水性好,非常適合天麻的生長。而上陽村處於高海拔地區,氣候溫和、多雨濕潤,有著天麻生長最喜歡的溫度。
別的地方想要種植天麻,可能還需要精挑細選種植地,條件不夠的,還要人為補足,那又是一筆成本。但上陽村完全不需要,比如半邊陰處半邊陽處,富含有機質的緩坡地、穀溝地、山腳下都可以。
解決完種植地,就是菌床培育。各種闊葉樹均可作為培養菌的材料。而上陽村背靠三座大山,哪怕深山裏不允許踏入,但大樹隨處可見。
種子的選擇,有現成的野生天麻,隻要篩選出爛麻、畸形麻,保留品相完好的麻作為麻種即可。
最後是拌種處理,也是比較有技術性的一環節。市裏的專家將技術和要點詳細記錄並親自傳授,昭顏組織了村裏識字的幾人成立技術學習小組——賀臻、衛解放、秦綿、鄭曼玲、潘勇、村長的小兒子吳勤和吳桂花的大孫女吳大丫,還有從下陽村選了兩個知青。
這讓村長和村裏一眾人有些心急,他們村怎麽就不多幾個讀書識字的人,吳勤和吳大丫還是矮子裏拔高的,塞進去湊數的,能聽懂多少是多少吧,好歹是村裏的儲備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