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磚建房都是純人工,很難機械化,所以整體的速度很慢。
秦月對此著實不擅長,既然有數個匠人在此,便全權交給他們,隻在一些結構和外型上提建議。
這裏種植農作物和華夏一樣,沒有用肥的習慣,所以產量非常低。
華夏村開始之所以有那麽高的產量,便是因為秦月用了肥料,這肥料不是堆肥出來的那種,而是她空間中的水和土。
現在要搞大麵積種植,秦月打算用一些現在能用的肥料,比如將堆肥的方法教給這裏的人,比如旱廁。
這些都是比較簡單的,也是秦月在華夏國後來所做之事,華夏國的糧食總產量,現在已經追上五大國,那也是因為他們幅員遼闊。
論每畝產量,沒人比得上華夏,超級大國也不例外。
對於這一點,陸修遠從不對外宣稱,包括大棚技術,他們遭人窺伺的東西已經太多了。
“秦娘子,應當主要以糧食種植為主,棉花那種東西恐會虧損。”
周策非常不讚同秦月的決定。
糧食能夠用來吃,用來賣,用來抵稅,棉花呢?
棉花不能用來繳納賦稅,吃也不能吃,對外出售更是沒有市場。
以棉花為主要種植的作物,浪費土地,浪費人工,更是浪費功夫。
陸雲景坐在秦月一側,安靜地喝著茶,他的想法同周策一樣,若是他做決定,應當會以糧食作物為主。
隻是他知道,秦月從來不會任意妄為,既然這麽決定,就一定有她的道理。
秦月自然知道這個世道糧食才是王道,棉花這種經濟作物是沒有市場的。
但是沒有市場不代表不能開拓市場。
現在禦寒之物多以皮衣毛氅和絲綿為主,絲綿並非棉花,而是用蠶絲製成的棉絮。
這片大陸植桑養蠶盛行,且規模大,用蠶絲編繩、織布是常態。
但這都指的是富貴人家,使用絲綿到底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平民百姓禦寒隻能依靠麻、葛等植物纖維織出的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