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傾沅和沈奕舟一聽,立即變了臉色。
兩人想也沒想,就跟著來人往回趕。
沈奕舟的腿還有傷,快步走的時候有些踉蹌,夏傾沅忙在一旁扶住了他。
沈奕舟感激地看她一眼,又對前來的幹事道:“小蔡呢?”
沈奕舟口中的小蔡叫蔡敬國,是這次一起隨行來的醫生。
來人回答道:“蔡醫生剛才外麵采藥材回來。
那孩子當時抽筋,孩子奶奶就用針給他紮人中,還灌湯藥。
蔡醫生說那樣做是不對的,孩子的家屬就鬧了起來,現在正不可開交呢。”
沈奕舟的臉色微沉,道了聲:“糊塗。”
他們來到這個地方,其實有許多當地人是抱著懷疑態度甚至是不歡迎的,因為他們的到來,首先受到衝擊的就是他們原本的觀念和生活方式。
而人又是習慣抗拒改變的動物,如此一來,更容易因為意見不合的事情發生衝突。
沈奕舟沒有再說什麽,加快了腳步。
幾人剛趕到簡易的衛生所,就聽到家屬的哭嚎和叫罵聲。
圍在外麵的人見沈奕舟來了,如同看到救星一般,紛紛讓開道讓他們過去。
沈奕舟和夏傾沅進到裏麵,隻見小**躺著一個五六歲的孩子,緊閉著雙眼,四肢僵直,不斷抽搐,臉色都已經發青了。
他的人中處冒了血,因為頭仰著的原因,血正往鼻腔鑽去。
身邊站著一個傣族老婦人,手裏拿著陶瓷碗,拚命要給他灌黑漆漆的藥。
老婦人的旁邊是一個年輕一點的婦女,她手裏拿著針,也要給孩子紮針。
一個年紀三十上下的男人被孩子的父親攔著,急得不行:“你不能再給他喂藥了,堵塞呼吸道就麻煩了!”
他正是這次隨行的醫生,蔡敬國。
“停下!”沈奕舟開口叫住了混亂的場麵。..
老婦人一家是知道沈奕舟的,見他來了,指著蔡敬國,急得不行:“你們的醫生不讓我救我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