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過後, 前朝又傳來好消息,鄭氏父子投降,台灣收複了!
自十八年地震過後,康熙帝的目光就再次投向台灣。
康熙帝重用姚啟聖和施琅, 予以信任、交托軍事, 兩位漢臣能將也沒有辜負帝王的信重和期待。
十九年九月下旬, 不過一年時間,台灣便正式納入大清的版圖,隸屬福建省, 康熙帝設台灣府,轄台灣縣、鳳山縣與諸羅縣。*
台灣歸複後, 康熙帝第一時間公布了設立海關、開放海岸、對外通商的決定, 選定了閩、粵、江、浙四地作為四大海關, 每個海關下轄數十個通商口岸。*
康熙帝派遣特使前往四地, 嚴令當地官員積極配合, 要求在半年內準備好海關海口的一切事宜,預計二十年春便可全麵開放通商。
戶部下麵特設海貿司, 隻對海外貿易的國營和賦稅負責, 海貿司的負責人為正二品官職。
戶部尚書為從一品,左右二侍郎僅為從二品, 海貿司一出,明眼人都知道康熙帝對此機構的重視,朝廷上下人人眼熱、四處打探,無數勳貴子弟打破了頭想擠進去。
海貿司的第一任負責人, 康熙帝欽點了富察馬齊, 在此之前更是親召馬齊單獨奏對, 君臣二人在禦書房密談兩個時辰有餘。
康熙帝不厭其煩地詳細闡明自己對海貿司的構想, 以及此事對整個大清帝國的重要性,鼓勵馬齊放開手去做的同時當然也少不了敲打他一二。
馬齊的萬丈雄心中夾雜著隱約可見的忐忑緊張,當著康熙帝的麵卻斬釘截鐵地立下軍令狀。
晚秋時分,馬齊攜著夕陽餘暉步出乾清宮,宮道旁散落著枯黃的枝葉,在昏黃的光暈映照下,透著股冰冷的死氣。
零星的幾個灑掃太監也低頭不語、動作機械麻木,天邊的火燒雲低低地壓下來,帶來沉悶的壓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