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昭昭隻留了幾顆梨,其餘的張九齡拿去孝敬了父母,再分了幾顆給小盧氏與張大娘子。
除了過節或者生辰時,譚昭昭與張九齡基本都在自己的院子用飯。
盧氏見到張九齡送梨來,張弘愈生了病初愈,難得一家人聚在一起,便留了張九齡與譚昭昭一同午食。
張九齡見張大娘子不在,皺眉問道:“阿娘,大娘子呢?”
盧氏道:“大娘子都在議親了,竟不懂事,成日在外麵瘋玩。聽說先前還在外麵騎馬。”
說到這裏,盧氏視線有意無意,瞄向譚昭昭。
譚昭昭隻當沒看見,安靜端坐。
盧氏道:“眼下的節骨眼上,大娘子可不能摔了傷了。我先前責備了她幾句,她竟然還不服氣還嘴,我便讓徐媼守著她的院子,不再允許她出門。”
張九齡淡淡地道:“阿娘,大娘子要遠嫁,嫁人之後,阿娘想聽她還嘴,恐再也聽不到了。見一次就少一次,還是放她出來用飯,別禁足了。”
盧氏怔楞住,眼眶漸漸泛紅,捂住嘴轉開頭,嗚嗚哭泣。
張弘愈平時在家中嚴肅端方,極少說話。家中事務看似都由盧氏做主,隻在大事上,他向來說一不二。
病後的張弘愈精神本就不大好,聽到盧氏哭,他愈發不耐煩,擰眉道:“大娘子的親事,你心氣高,說這次無論如何都不能低了。韶州府適齡的兒郎,你總嫌棄這嫌棄那,好不容易托人在越州尋了一門親事,你又哭哭啼啼,心疼她遠嫁。好生生的一餐飯,都被你攪了!”
張九齡眉眼冰冷,不禁側頭看向一邊的譚昭昭。
譚昭昭坐在他身邊,轉頭迎著他的目光,回了個淺淺的笑。
從張弘愈的話中,譚昭昭聽出了盧氏對張九齡與她親事的不滿。
譚昭昭能理解,兩人的家世相當,但就自身來說,張九齡年紀輕輕就得了廣州刺史的誇讚,才名遠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