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來集市?我聽著咋這麽耳熟?”
“就是朝廷開辦的那個。”
“話說這集市關了幾年了,那時我才十來歲,一大早起來跟我爹去擺攤,現在都已經當爹了。”
“你們年紀小不曉得,在順來集市擺攤的那批人可賺了不少銀子。”
“可不是,俺們村劉大膽跟他媳婦兒在集市上擺了個攤,現在已經在府城開了間鋪子,數錢數到手軟。”
有一垂髫小兒抱著天鈴啃得歡快,搖頭晃腦:“既然這麽賺錢,為啥又關了?”
稚兒的語氣裏帶著不諳世事的天真,卻讓在場的知情人閉口無言。
為啥關了?
還不是因為那年恰逢冰雹暴雨,農戶的莊稼被毀得七七八八。
他們聽風就是雨,認為天災是上天在對陛下某些行為表示不滿,一個二個站出來聲討陛下。
後來啊,陛下下罪己詔,承認了自個兒的錯處。
他們心得意滿,自以為隻要陛下停止對新政的嚐試,上天就會收回責罰,降下福祉。
然而現實狠狠給了他們一巴掌。
他們的田地並未因陛下的罪己詔而穰穰滿家,反倒是出自順來集市的天鈴力挽狂瀾。
有時候他們在想,若當年順來集市不曾關停,胡商源源不斷地進入靖朝,是否會有更多類似天鈴的好東西如春筍般出現。
帶著這一絲微末的期盼,一晃過去六年。
順來集市得以重啟,他們深藏多年的心虛與愧疚似乎有了著落點。
他們混於人群之中,大肆誇讚順來集市的種種好處。
幾個滿臉皺紋的老人互相對視,羞愧的同時,心底希冀更甚幾分。
“你管這麽多幹啥,總之順來集市重啟是好事兒,咱們老百姓都得大力支持,能賺一點是一點,日子也能好過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