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下午,朱教授處理完手頭的事,急急趕來府衙。
彼時蘇源剛處理完一件盜竊事件,命衙役把小賊關入大牢,按靖朝律法處置。
出了公堂,見通判知事立在門口,奇道:“你來作甚?”
這個點他理應在處理公務。
“大人,府學朱教授求見。”
蘇源眼尾輕挑,邁步往花廳去:“走罷。”
就算朱教授不來,他也打算去府學一趟。
這三日他忙於公務,無心分神關注府學整頓的進展。
府學教授及教諭捆一塊兒總共十幾人,其中就有六人引咎辭職,難怪學子一年少於一年。
思緒流轉間,蘇源踏入花廳。
朱教授正在喝茶,一見到蘇源立馬起身,拱手見禮:“多謝蘇大人。”
蘇源徑自在上首落座:“教授不必言謝,此乃本官分內之事。”
朱教授眼底閃過深意,將這幾日發生之事娓娓道來。
“大前天朱某請來裴進士出題,對教授以及教諭進行突擊考核。”
裴進士乃先帝在位時的進士,因一句無心之言得罪了先帝寵臣,被當街打斷雙腿。
靖朝有規定,麵有瑕疵、身體殘疾者不得為官。
裴進士隻能回到家鄉,開了家私塾以維持生計。
當年他是會試第四,才學自不必多說,朱教授經過深思熟慮,才請他來出題。
“所有的教授教諭都參加了考核,也包括我本人。”這裏朱教授補充說明。
“考後朱某又按照大人的吩咐請來三位德行甚佳的舉人,每份答卷輪換批閱,兩次合格方可過關。”
蘇源指腹摩挲著手腕,笑意淺淡:“讓本官猜猜,那六人是不是隻得了一次合格,亦或是一次都沒有?”
想到那幾份畫有兩個或三個叉的答卷,朱教授深覺臊得慌:“這都是朱某的疏忽,竟讓他們混進府學,又如何能教導好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