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婚後的每年春節, 常樂和朱標都會一起做個新年規劃。
朱標的規劃,關於朝堂、關於社稷,關乎百姓, 拉出來有厚厚一疊紙。
常樂在做規劃之前,會先調出相應年份的史書,根據未來可能會發生的事,提前準備解決方案。
洪武八年,七月地震,八月幹旱,一直幹到洪武九年四月?
十二月, 年底了,再來一場地震?
這新的一年,是要曆劫麽?
煤油燈微弱的搖曳燈火裏,朱標正埋著頭奮筆疾書。
他在為國為民, 鞠躬盡瘁。
常樂無聲歎息,隨後移步到他對麵的圈椅裏。
朱標抬眸, 唇角微揚, “樂兒困了, 先睡,我還要一會兒。”
常樂看他, 輕輕搖頭,把剛剛從史書裏摘錄的紙條遞了過去。
兩次地震, 九個月的幹旱, 人命關天,必須早做準備。
朱標接過紙條, 隨即禁不住地手抖,“這, 怎麽可能?!”
戰亂剛止,國朝初建,如何能禁得起此等天災?!
常樂自他手心抽回紙條,扔進炭盆燒成灰燼,“還有半年多的時間,我們早做準備。”
關鍵是要怎麽準備,以及,他們有準備的機會麽?
即使百官奏事已向朱標,可重大事件的決策人依然是朱元璋。
況且,誰又會信?
他們又如何解釋消息來源?
尤其封建社會,天災往往被歸結為君王無德。
朱元璋怎麽可能,怎麽願意承認自己無德!
朱標焦躁地來回踱步,片刻後,道,“還是得麻煩劉先生。”
常樂訝異,“劉基?”
盛夏海上風暴盛行不利於東征倭寇之說,便是藉由劉基的象緯之學呈送禦案。
這回地震、幹旱,也打算如此麽?
可在前年,朱元璋就要利用胡惟庸取劉基性命,他能活到今日,全賴那時候馬皇後出手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