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機的原理其實並不難理解, 可以將它看成一個使水沸騰產生高壓蒸汽的鍋爐,比如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茶壺裏的水滾沸時, 蒸汽受熱膨脹能頂開茶蓋, 誇張來看,這就是一個小小的“蒸汽機”了。
蒸汽機可以用木柴、煤炭等可燃物作為熱源,從而推動活塞做功。曆史上, 早在康熙四十四年,英吉利工程師托馬斯·紐科門就已經借鑒丹尼斯·帕潘、托馬斯·塞維利等人的經驗,取得了所謂“冷凝進入活塞下部的蒸汽和把活塞與連杆相連以產生運動”的專利權[注1]。
若沒有弘晳和萊布尼茨橫插一杠, 他將在康熙五十一年首次製成可供實用的大氣式蒸汽機,後來被稱為瓦特蒸汽機的前身——紐可門機,這個機器雖然熱效率低、消耗燃料巨大,但在瓦特蒸汽機誕生之前,它被廣泛應用了六十多年,甚至在瓦特蒸汽機問世後還被長時間使用。
但這一次, 比真正的曆史上提前了四年,弘晳在萊布尼茨的幫助下, 在礦井蒸汽水泵的基礎上, 成功製成了常壓蒸汽機, 曾被西方狠狠甩開的華夏,終於在十七世紀的科學裏程碑上有了一席之地。
程婉蘊望著眼前這個有些粗糙的、散發著工業色彩的機器,聽著耳畔萊布尼茨與弘晳在低聲討論這種蒸汽存在的缺點, 萊布尼茨摸著下巴道:“蒸汽進入氣缸時會因被誰冷卻過的氣缸冷凝而損失掉大量熱量, 要花費太多的炭與柴, 這樣在薪柴上頭便花費巨大,尋常人家很難承擔。”
“將泠凝器分離開呢?”弘晳蹲在地上, 抬頭問道。
“很有道理,我建議將冷凝器與氣缸壁分開,並在氣缸外設置絕熱層……”
這些程婉蘊就越發聽不懂了,但看他們在轟鳴聲中討論得熱火朝天的模樣,忽然有些感慨,便不做打擾了,扶著青杏的手離開了。
回了毓慶宮,就見太子爺已經回來了,他這幾日都在乾清宮或上書房替康熙分擔小山一般的奏折。康熙自打去年在澹泊敬誠殿運過一回後,身子差了不少,還添了失眠耳鳴的毛病,即便老八不是他最疼愛的兒子,終究是他的兒子,還有老大、老三……康熙如今雖然沒像曆史上那般傷心得八九日都沒合眼、常在朝臣麵前流淚痛哭,卻也深深為自己的育兒方式產生了一點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