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平安市到沙河縣的外婆家,開車過去要三四個小時。這條路佳慧很熟悉。上輩子,每年春節前,她和馮小河都會回去看看老人,再繞道回奶奶家。在他們買車前,這段旅程尤其麻煩,需要在各個客運站轉來轉去,有時甚至要在路上耗一天。
外婆去世後,佳慧就很少回沙河縣了,——她跟她媽見麵半小時就會吵架,相見不如不見。
佳慧曾經非常討厭母親,厭惡她的刻薄、她的暴躁和她沒完沒了的抱怨。明明能好好說的話,她卻一出口就成了嗬斥和責罵。雖然外婆經常說她是刀子嘴豆腐心,但刀子嘴照樣會傷人,甚至傷得更重。
但時隔多年,佳慧反省自己的人生,卻不得不承認,她最像的便是母親。
她認為自己是深愛七寶、關心馮小河的,但很多時候她隨口而出的那些話,在現在想來,隻是要發泄自己的焦慮、無奈和恐懼。
她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那種人,才反過來對母親有所理解,或許,那個脾氣火暴的女人也有很多苦衷吧……
在佳慧眼裏,外婆和外公是世界上最好的人。在她最痛苦彷徨的時候,兩位老人接納了她,沒有任何條件地照顧她。但在母親口中,外公又成了最為偏心固執、重男輕女的人。如果不是外公那麽偏心,她也能吃上商品糧,成為城裏人;如果不是他那麽固執,她也不會去學校當什麽鬼民辦教師,辛苦那麽多年,還不是說清退就清退了;如果不是去了那麽偏僻的鄉村學校,她又怎麽會嫁給王寶山那種男人……
在外公去世後,佳慧曾經向外婆求證,她媽抱怨的這些話是不是真的。外婆的神情她到現在都忘不了。瘦瘦弱弱的老人長歎一聲,說:“要怪隻能怪你外公瞎了眼,跟我結了婚。他要是也找個吃商品糧的,兩個人都有單位,不就有個工作讓你媽頂替?她又怎麽會攤上這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