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別問我誰是迪斯科[八零]

第94章

字體:16+-

劉惠玲近兩年已經網羅了三位內地歌手, 都是在內地小有名氣的實力派。

但是,公司為三人出了新碟後,隻有一人表現穩定, 擠進了新人榜單。

劉惠玲本想趁熱打鐵, 為其籌劃第二張專輯, 詞曲都征集好了,對方卻以不適應粵語歌為由, 跳槽去了可以講國語、唱國語歌的寶島。

所以, 劉總覺得內地歌手在港島容易水土不服,很難融入粵語歌環境,不打算再引進內地歌手了。

“狄先生的錄音帶我聽過,印象還蠻深的,前幾個月在內地得過金唱片獎是吧?”劉惠玲委婉地說, “依照我的經驗,很多內地歌手並不適應港島的娛樂經濟,狄先生既然在內地發展得風生水起,不如將精力放在那邊。”

狄思科暗道, 看來還是他們自作多情了, 人家沒想給他出唱片。

他倒不是非得出新唱片,但是可以試著聊聊嘛。

“我猜您之前接觸的內地歌手, 應該都是出身歌舞團或文工團的專業歌手吧?”

“不錯,那幾位的演唱實力非常不俗,但來了這邊以後很難適應環境。”

狄思科笑道:“那您是沒找對方向呀。我跟我太太都在歌舞團工作過,歌舞團歌唱演員的演唱曲目跟港台歌曲在風格上有很大差異。您要是多去內地比較有名的歌廳轉轉,或許能遇上心儀的歌手。”

於童用她的半吊子粵語說:“歌廳裏的常駐歌手大部分是從專業文藝團體出來的, 既有演唱實力,又能適應市場需求。”

“您所說的港島娛樂經濟, 其實跟我們內地正在發展的市場經濟沒什麽區別。”狄思科笑著介紹,“前段時間,我陪我太太去觀看了港島話劇團表演的《仲夏夜之夢》,與我之前在英國觀看的演出有很大區別,除了人名和劇情被保留,所有對話都改成了更通俗有趣的粵語對白,像是在看一部無厘頭的喜劇。連莎士比亞的作品都要本土化,歌手就更得入鄉隨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