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頒獎典禮的現場,顧熠幾人和《歌壇》雜誌的主編碰了一麵,主編笑吟吟地對他們做了一次采訪,話題難免還是轉到了三專上。
“因為這是歌迷們最關注的話題,我們也隻是轉達歌迷的想法。”
《歌壇》雜誌做的Crown專題關注度很高,自那之後,圈內不少大牌歌手也將巡演專題交給了《歌壇》,眼下音樂圈的影響力雖遠不及世紀初,但歌手們聯合起來的影響力還是不容小覷的。
《歌壇》更進一步采訪到了久不露麵的樂壇天王岑越,雜誌的銷量與關注度與日俱增。
不過《歌壇》主編倒沒有催著Crown出專輯的意思,即便要發三專,想達到《荒誕的真實》和《My Friend》的質量也很難。
“有把握嗎今天?”主編問。
幾人很誠懇地搖搖頭:“沒有。”
雖然《My Friend》的提名數比去年《荒誕的真實》多,專輯銷量也高於《荒誕的真實》,但在業內人士眼中,《My Friend》的風格不如《荒誕的真實》亮眼,是一張更貼合大眾品味的專輯。
《荒誕的真實》去年的對手是鄭雁琳的《迷境》,而今年的對手則是於原的《荒原》。
作為歌手,於原知名度並不是很高,他出道20多年,專輯卻隻發了5張,但幾乎每張都提名了金弦獎最佳專輯,獲獎有兩次,他第一次拿金弦獎的那張專輯,對手影響力和知名度都要超過他很多。
劉鈞源就是於原的鐵杆粉絲,《荒原》他一人就買了十多張,給顧熠他們一人分了一張。
客觀來說,《荒原》的質量並不遜色於於原拿金弦獎最佳的《笑夢》,在這張專輯裏,於原嚐試了很多嶄新的音樂元素。
和《荒原》相比,《My Friend》簡單到接近樸素。
但考慮到專輯的綜合水準,今年的金弦獎上,也隻有《荒原》和《My Friend》有爭奪最佳專輯的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