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不管對方怎麽想,他和顧熠畢竟不是一位導師,兩人碰麵的機會很少,對方愛說酸話就隨他說去,對顧熠本人的影響著實有限。
對於本專業的課題,顧熠自回校之後就一直投入研究,他沒有繼續上輩子的經驗的打算,隻想利用這段時間學些新東西,在這幾個月裏,他掌握了不少新知識。
師兄師姐們研究的課題和顧熠並不相同,不過都在同一領域,朱教授為人很寬和,很願意給學生們機會,他帶幾位學生去的會議,都有院士和行業內知名教授參加,隻去個一兩場,都能讓顧熠學到不少東西。
顧熠有空就泡在實驗室裏,寫寫記記,等到京市的氣溫完全降了下來,顧熠的第一篇論文也出爐了。
雖然在學校待的時間不久,但顧熠覺得,自己比上輩子還是有進步的,這是他當年博士畢業後進高校的計劃研究方向,隻是還沒來得及實現就穿了,這輩子撿起來剛剛好。
他把論文的初稿發給了導師。
顧熠是白天發的郵件,第二天一早,他導師的回信就來了,這讓顧熠懷疑他老人家大半夜根本沒睡覺。
顧熠查看了一番,導師並沒有修改他論文的核心片段,隻是建議他第三條往深了寫:“可以試試發《ANGEW》。”
顧熠:“……”
導師真的對他信心十足。
不過導師既然都這麽說了,顧熠也隻能埋頭努力。
他原以為自己的論文內容已經挺充實的,導師一筆建議下去,原有的結論要進一步往深裏走,這難免讓顧熠覺得為難。
京大華院藏龍臥虎,顧熠幾位師兄師姐都有在頂刊發論文的經曆,在朱教授的學生裏,顧熠目前的履曆是最薄的。
顧熠繼續讀研的消息傳出來後,當時網上也有質疑聲傳來,認為京大在保研上給了顧熠便利,京大為了辟謠,曬出了顧熠大學四年的成績單,以及他參與項目、發表論文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