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孔廟回來之後, 激動的盛文跟父母說想去學堂讀書。
在《科舉修仙》的世界裏,人人都要讀書識字,人人想要考取功名。
但功名不是你想考就能考的。
當人人都能讀書的時候,考取功名的難度就呈幾何倍數攀升。
經過近萬年的發展, 科舉考試不再是隻考四書五經, 而是考君子三藝。書、法、侶這三項統統都要考。
‘書’指的是讀書,如詩詞歌賦、文章等等。‘法’指的是鬥法, 就是與人爭鬥的本事。而‘侶’則是指煉丹、畫符、種植、養寵、樂器、舞蹈等等一係列的輔助技能, 是能讓一個人在社會立足,可以謀生的本事。
盛文父母見他真心想要早些讀書,而且考中秀才之前, 讀書也不用束脩,所以便找了離家比較近的一處學堂, 將他送了過去。正好二牛家裏也是一樣的打算,也是兩個小孩就正式開始了讀書。
學堂第一課,教導的便是曆史與常識。
台上的女夫子從前朝的曆史說到了本朝的曆史,接著她說著說著,便提到了大家最關心的成仙一事,於是環視了一圈。
“你們有誰知道, 要如何成仙啊?”
台下的小孩子們紛紛舉起手,“我知道我知道。”
女夫子隨手點了一個, “那陳十二你來說。”
被點中的是一個胖乎乎的小男孩,他站了起來大聲說道:“要讀書科舉, 然後做官幫助百姓, 積攢功德成仙。或者通過著書立傳, 教化,精研各種技藝成仙。”
“陳十二說得不錯。”
女夫子點頭道:“進士三年一次, 當我們考中進士之後,便可延壽兩百年,夫子我便是一百二十年前那一科的進士。”
“所以你們別看我如今才三十餘歲的模樣,但實際上我已經兩百一十二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