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襄自己是進士出身,但家境隻是普通讀書人家,他父親是個秀才,祖上也就隻做過知縣而已。
他為官以來,大的錯沒犯過,也不敢犯,一路老老實實的,在利州做了十多年知縣,正好遇到這德安府知府的缺,算是仕途順遂了一回,在四十多的年紀升作了知府。
這輩子他就在金榜題名時與其他進士一起遠遠見過皇帝,就在進京考試那一年踏過京城的土地,從此與那貴氣的地方再無緣分。
多麽不容易,副相的公子到了他治下,又是多麽不容易,這公子給了他這站隊的機會。
趙襄決定賭一把,反正他這輩子也許隻有這一次入賭局的機會,而且賭局贏麵又如此大。
拿定主意,他回道:“陸大人的話我明白了,徐家本受皇恩,卻在安陸作威作福,以諸多不齒行徑強占百姓田地,將人逼入絕境,隻歎我從前膽小,懾於徐家威勢,不敢查辦,如今有陸大人執法在前,我這德安知府自然會全力支持。
“大人要文書卷冊、要吏員要兵馬,我讓德安府全全配合,隻是此事是縣衙開堂審案,又是陸大人忙前忙後,我哪裏敢貪這頭功,領銜上書,就由陸大人領銜,我府衙在後麵配合著就是。”
趙襄再傻,也不至於去搶陸璘的功勞,到時候陸尚書是給自己兒子升官,還是給他升官?但隻要全全配合了,皇帝黨、陸尚書、陸璘,自然會記得他。
果然,陸璘也沒有多謙讓,隨意推辭了幾句,便接下了這主審和領銜上書的事。
談妥之後,趙襄定於明日一早前去安陸縣衙,與陸璘一起審問丁文孝和楊柳店的黃正甫、常虎等人,最後查辦徐家。
從趙府出來,外麵正是豔陽高照,碧空萬裏。
陸璘望著那碧空,澄澈不見一朵雲彩,遼闊得沒有邊際。
京城的確有一心奉承太後或趙相的太後黨,也有擁護皇帝的皇帝黨,皇帝黨這批人以從前的改革派為主,而陸璘是改革派領導者王仲懷的學生,所以大多數人都覺得他是皇帝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