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子晃晃悠悠,我睡得迷迷糊糊。似夢似醒間,思緒在各種光怪陸離的場景中跳躍,上一刻還在遊樂園坐過山車,下一刻就到了月球表麵。
再下一刻,寒暑交替,我站在山門前,望著頭頂牌匾上秀麗雋永的“擊竹寺”三個字,耳邊是寺中比丘尼交錯的聲音。
那些聲音有老有少,聲調有緩有疾,卻俱是呆板而冷漠地重複著同一句話:“懸檀師太不見客,施主請回吧。”
香嚴擊竹悟道,斷諸邪見,擊竹寺因此得名。
自我八歲那年江雪寒看破紅塵出家為尼,她就不再是一位母親、一個女兒,隻是擊竹寺中一名普通的出家人。
我心中早已不抱希望,麵無表情地轉過身,眨眼間回到了十一歲那年寒假。
那年寒假,我跟著嚴初文父子長途跋涉,一路輾轉,花了足足兩天到了滄瀾雪山腳下一個叫厝岩崧的地方。
那裏陽光耀眼,天空碧藍,房屋的牆壁白得仿佛塗了牛乳,人人穿著與夏人截然不同的奇怪長袍,說著我聽不懂的陌生語言。
嚴初文的父親是民族大學的教授,一直致力於民俗文化的研究。那年帶著學生千裏迢迢去往厝岩崧考察,受到了州長的熱烈歡迎,不僅親自迎接,甚至還安排專人送我們去厝岩崧治下的幾個層祿族村寨參觀遊覽。
對考察隊來說,這是了解層祿這個少數民族難得的機會,自然珍惜。一群人圍在一起,對著人家門上的貼畫就能討論半天。
嚴初文自小耳聞目染,倒也喜歡這些,聽得津津有味。偏我對民俗一竅不通,聽得頭大,見無人注意我,索性脫離隊伍,在村子裏瞎晃起來。
帶我們參觀的向導正住在那個村子,說一口蹩腳的夏語,告訴我們村子叫“棚葛”,意為“離天最近的地方”,是整個厝岩崧裏最大的層祿村寨。而村寨的最高處,白牆金瓦的建築,便是他們的“鹿王廟”,侍奉神祇的“言官”世代居住在那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