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澈聽罷有些驚愕,上庸的重要性以及崔氏所有動作的出發點,都是以楚國的變數作為考慮的。這一點他並沒有料算到。
亮出了最後的利害,陸昭也將條件鬆了鬆,她想,父母留在長安,應該是他最後的底線了。而陸家也需要有人在中樞,陸衝出質魏國,人際上無需擔憂,但因為不是嫡子,還是需要有父親的爵位抬一抬。
作為曾經方鎮出身的陸家,陸昭太清楚中樞與方鎮之間的連帶與關合。若隻有中樞而無方鎮外援,則中樞不能發聲。若隻有方鎮而無中樞,那些核心圈層的世族隨隨便便一個政策,一個大義,就能在輿論上把方鎮玩弄於股掌之間。隻有兩者相輔相成,方能發揮出應有的力量。這也是為何南方世族雖然投降,卻那麽熱衷於在太子這裏分一杯羹。
於是陸昭道:“殿下既然覺得放臣女父母留在江東不妥,那便放臣女族叔與弟弟留在江東。並且請殿下不吝吳郡或是會稽太守一職,賜予陸家,以保此戰無虞。”她頓了頓,看向元澈,最後仍是決定加上了一句過分的話,“虞衡依舊北調。”
“虞衡不北調,還任大銓選。”
“也好,那臣女也退一步,便如殿下所言。”陸昭輕輕眨了眨眼,其實她心裏根本不在乎虞衡是否北調,即便現在北調,日後也能重新調回江東。這個條件本身的作用,就是用來顯示自己的退讓。
意識到對方以退為進,元澈此時也知道這已經是談判的終點,而自己也走即將到她緊密織網的盡頭。他點了點頭,然後道:“你的局當真布了好久。”他的聲音格外的冷靜,“那麽煩請你告知,孤是何時入觳的?”
這句問話出於太子之口,實在算不上什麽高姿態,但卻讓陸昭陷入了長久的沉默。
“當白石壘破,我從袁措口中得知殿下被封為柱國將軍、持節、假黃鉞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