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似飛還沒組織好語言回複陳竹, 大腦已經率先反應出一個詞——雛鳥情結。
剛破殼而出的小鳥會把睜眼看到的第一個生物當作自己的母親。
同樣的,陳竹在離開陳雲尚那個牢籠後,把自己當作了一份精神支撐。
何似飛倒不介意陳竹有這樣的想法。
畢竟, 人活在這世上,總得有個念想,才能日日堅持著做自己該做的事情。
——學子們為了考科舉,沈勤益為了娶富家姑娘, 莊稼漢為了田地收成,而陳竹……一直想的是好好照顧何似飛。
這其實不算壞事。一般人家買了下人回來, 還會明裏暗裏敲打幾棍子、隨後再給個棗子,以此讓下人對主人家更加忠心。
如果何似飛把陳竹當個單純的書童來看,陳竹的想法和做法無疑都是合適的。
但問題在於,何似飛從未把陳竹當仆從看。
馬上過完年就要十四歲的對感情一竅不通的少年眸眼定定的看向陳竹, 目之所及,有陳竹顫抖的指尖, 有被撕成兩半的紙張, 還有那一滴滴從十六歲陳竹下巴尖尖流下的淚水。
‘啪嗒啪嗒’的砸在桌案上。
在這種場景下, 尋常人第一反應可能是‘都喜歡到這種地步了, 就不要再猶豫糾結,去找周蘭一吧,祝你們幸福’。
但何似飛卻十分認真的開了口:“阿竹哥,我在想, 與其讓你在我和周蘭一之間踟躕,不如你暫且把心思放在旁的事上。等你忙過一段時間後, 再回來做決定也不遲。”
這一招叫情緒轉移。
何似飛上輩子經常用。作為感知不到自己雙腿、而且還罹患絕症的殘廢, 何似飛沒有成長為一個整日陰測測仇視世人的變態,大部分時間都是靠這招來排解心中焦躁的。
當年的何似飛明知自己沒有未來, 卻還是堅持著給自己樹立一個個符合主流價值觀的目標——比如學習、練字、雕刻,日日堅持下來,他便很少有時間自怨自艾。原本黯淡無光的短暫人生好像得到了無限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