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太監立馬要把話再重複一遍的時候, 他擺擺手,說:“朕知道了。”
太監當即住嘴。
年輕的皇帝神色一時灰暗難明,底下的朝臣們不敢大聲談論, 但都在私下裏為這個百姓剛才說的話而交頭接耳——他們很多人即便是在台下,也沒聽清這個百姓到底說了什麽,因此正一個個問過去。
而皇帝的心理則在不斷的計算著何似飛留在當地,做出這個選擇的深意。
——他小小年紀, 真的就以為自己能夠逆轉局勢,挽救無數黎民百姓的生命嗎?
這樣嚴肅的問題問到他這裏, 以他當皇帝的經驗來看,都是能救則救,不能救的話,也得在百姓中謀得一個好名頭。
等到最後百姓們詰問起來, 再推出一兩個當事官員定罪,午門問斬, 說糧食主要是被他們給私吞中飽私囊了, 這樣便可以把責任推得一幹二淨——反倒給皇帝營造出一個愛民如子、明察秋毫的形象。
這也是他當年當太子的時候, 父親給他的教導。
“水能載舟, 亦能覆舟。想要當一個皇帝,一定得贏得民心,這是必然的。但是,朝堂製衡同樣非常重要。不過這一點你放心, 那些朝堂裏麵的官員們,同樣想要贏得民心, 畢竟沒有朝廷也就沒有他們, 他們不會揪著皇帝的錯不放的。他們同樣一輩子都在想辦法致力於穩定社會局勢。”
這句話給了年幼的他當時很大衝擊,以至於他好幾年都沒想明白到底要怎麽做才能贏得民心。
勤政愛民, 讓百姓都能吃飽穿暖?
可是當他成為了皇帝後,發現氏族和官員們的權力龐大的嚇人,即便他是皇帝,也不能輕易撼動分毫。
可是,等到了真正的災害問題傳回來,年輕的皇帝忽然就懂得了父親的意思。
那麽多災民,死了那麽多人,百姓們流離失所,這根本不是依靠國庫開倉放糧可以賑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