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慢悠悠推後幾日, 狀元郎攜夫郎歸家的消息也傳遍十裏八鄉。
何家也連續擺了幾場流水席,宴請八方來客,不過, 比起之前何似飛考中秀才時不敢拒絕縣官和鄉紳儀禮的情況,如今的何家頗為硬氣的對外宣告不接收儀禮,隻想請鄉親鄰裏來吃頓便飯,分享喜悅。
‘洞房花燭夜, 金榜題名時’兩大喜事同時臨門,二老和餘老有時半夜都要開心得笑醒。
縣官登門, 想借何似飛考中狀元的名頭累積功勞升遷,何似飛欣然允諾;知府大人也親自登門,同何似飛交換名帖,談論朝堂時事, 結束時知府甚至還將自己老師的名帖也給了何似飛一份,期待何似飛日後去了京城, 能跟老師聯係上。
身邊事也都如同草木一般欣欣向榮起來。
要說這幾日唯一讓何一年老太爺覺得不滿的事情, 便是高家那些八竿子打不著的旁係子孫頂著遠房親戚的名義, 邀請似飛為他們題字寫匾, 甚至還想請何似飛將他們家孩子收做徒弟——
他們覺得何似飛雖然是高高在上的狀元郎,但再怎麽說也是個未及弱冠的少年。少年人最大的特點就是麵皮薄,一旦將他捧得高高的,他便不好意思拒絕你的要求。
當時何一年正在院子裏喂雞, 就聽到那位他都沒多少印象的高家族叔在似飛麵前不斷叨叨:“哎呀,真不愧是英雄出少年, 何家出了你這個孩子, 可算是祖墳冒青煙——隻可惜你爹娘早早過世,不能跟你享清福了。想我當年, 跟你爹還吃過同一碗飯——”
何似飛一直垂眸斂眉的聽著,不做絲毫評價。
那人繼續說:“你爹要是看到你這麽有出息,還不得開懷大笑?似飛啊,這是我家孩子,算一算也是你弟弟,你瞧著他是不是讀書的苗子?要是他能有你一半厲害,我就是砸鍋賣鐵,也要供他考科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