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貧家子的科舉路

第4章 報名

字體:16+-

林氏族學是林有誌捐了二十兩銀子和十二畝水田才開辦起來的,學堂就設在林氏祠堂的第一進院子裏。

這麽做也是為了省些花銷,按幾個族老商議的結果,與其花上十幾兩銀子買地基蓋新房,還不如用一半的銀子,把祠堂給重新粉刷一遍,再請木工打了桌椅板凳,這樣就可以開課了。

至於夫子住的地方,族中不是還有幾房屋舍空著嗎,挑間離祠堂近一點的,稍微收拾收拾,給王夫子住正正好。

也無怪族老們會如此精打細算,這二十兩銀子雖看著不少,可創辦族學不是件小事,其中,官府報備,打點小吏,哪哪都要花銀兩,再有請夫子的束脩要支付,樁樁件件總要安排周全了,方不辜負林有誌的善舉。

至於林有誌,考中秀才後,全家人都搬到了鎮上居住,也算徹底告別了先前的清貧日子。

這樣的改變,全都因為他考中了秀才。

可別小看秀才的功名,在大景朝,秀才的特權可是有不少,免除徭役是基本,還可以見官不跪,犯了罪可免用刑,每個月可以去官府領一定數量的米麵和銀子,逢年過節也有魚肉分發。加上每年還可以賺取給縣試考生的作保銀,所以小日子過得可不要太舒坦。

最最重要的是,秀才是地方士紳階層的支柱之一,他們代表了知書識禮的讀書人,常會作為平民百姓與官府之間溝通的橋梁,如遇上地方上的爭執,或者平民要與官衙打交道,時常也會請了秀才出麵。

故此,就有好些做買賣的商人,會提前過來與秀才打好關係,送房子,送田地,送銀錢,送仆人。

有這麽多的好處放在這裏,也難怪林有誌一考就是二十多年,屢敗屢戰,最後終於在今年八月考中了秀才。

林三柱邊走邊絮絮叨叨和兒子說著這些事,同時也在心裏想,可惜家中沒銀錢供孩子上學,否則憑自己兒子的聰慧勁兒,說不定也能如林有誌一般,考上個秀才,到時自己就有享不盡的福了,哪裏還需要日日辛苦忙於地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