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眾人所料, 太後的病一直到她的壽辰那天都沒有起色,湯藥接連不斷地往壽寧宮裏送,現在連起身都困難, 更不用提出席自己的壽宴了。
有幾個拎不清的跳出來給陛下出主意,打著幫陛下全孝道的名義去奉承太後,也不知道他們究竟是怎麽想的。
結果當然可想而知, 全部都被攝政王發配去了偏遠之地, 不待個十年八年是想都別想回京城了。
而陛下全程冷眼旁觀, 令眾臣明白,攝政王的意思就是陛下的意思。
自此,太後被陛下厭棄已經成了滿朝文武皆知的事情了。
就連頭最鐵嘴最毒的裴愷都沒有任何表示, 沒有一個言官上訴此舉不妥, 因為大家都知道了太後與齊王勾結,想要架空陛下的醜事。太後與齊王如今還能好好活著, 就已經是陛下無比寬容慈悲了。
但是太後壽誕的過場還是要走的, 畢竟越朝向來重孝道, 太後到底是沒有成功,近來也足夠安分,無論她是主動還是被迫的, 這點麵子還是給她的。
邵瀛臭著一張已經能夠看出將來有多麽英俊的臉, 坐於高位上麵無表情,看得下頭的眾臣心驚膽戰,生怕陛下突然發作,殃及他們這些池魚。
直到太監唱禮,說是信王到了。
壽宴上幾乎凝結的空氣才重新流動起來, 陛下臉上也有了真心實意的笑容。
大臣們你看看我, 我看看你, 都對這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攝政王在陛下心中的分量有了新的衡量。
雖說壽宴一切從簡,該送的禮還是要送,該走的形式還是要有。
邵瀛不甚感興趣地看了看殿中的歌舞,一個個穿紅戴綠的,個頂個的俗氣,歌舞還是老樣子,沒個新意。他看了兩眼也就不看了,轉而去盯著他的心上人看。
由於自己是單方麵喜歡上了信王,他也沒有立場和資格去讓信王別看下麵的歌舞,這壽宴上還能看的也就隻有歌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