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連亭來說,兒子能上學讀書,是絮果小小的人生中非常了不得的一件大事,至少是值得連亭私下裏給兒子“著書立傳”的那種。
為此,連廠公其實早就開始在打聽雍畿的上學事宜了,並已經有了一個明確的計劃章程。
大啟以前重私學,私塾、書院蔚然成風,其中尤以武陵書院為最。事實上,哪怕在今天提起“武陵學子”,那仍是讀書人心向往之的一個特殊身份。武陵一係考上科舉的學生,在朝中始終占據著不可忽視的地位,亦是如今的清流派中最主要的有生力量。
但就在十幾年前,不知道是江左的誰向先帝上書,大談複興官學之利。
在這個地方諫言中有一條正戳中了先帝摳門的死穴,那就是如果由朝廷統一辦學,免去官宦子弟的學費,就可以為滿朝文武省下一筆教育子女的花銷。
先帝的理解是,如果他在全國各地興辦官學,是不是就可以以此為由再次給官員“合理”降俸了?
據連亭的師父張太監這個當事人回憶,他親眼看著先帝拿著金製的算盤,精神矍鑠的盤坐在龍**打了一夜的算盤珠子,劈裏啪啦的合算著一應花銷由朝廷統一采買能惠利幾何,他又可以從中降低官員們多少俸祿,綜合讓吏部少花多少銀兩。
某種意義上,先帝的行為模式是很好猜的,因為他對誰都是一視同仁的摳門,不管是百姓、宗親還是官員,他隻在乎他自己。
在平地又升起了一個“平民子弟中優秀者亦可入學,但一應花銷需自行繳納”的“天才”主意後,整個官學新政看起來就是大為的有利可圖,先帝當下便大筆一揮,拍板決定,準了!
這種自上而下的政策,讓各地官學的興修發展極快,不同以往隻是為科舉取仕而設的小型官學,這一回是麵向整個社會層麵大力推行的全民官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