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塵出身在金沙江旁。
凡是聖僧,出生時總要有些征兆,他是春夏之交時生的,聽聞他降世那日,蓮花一夜間映滿堂。
佛陀坐蓮上,似昭示他與佛有緣。
若讓高長鬆知曉這傳言,多半要吐槽,原因無他,就烏斯藏這地,又非江南,金沙江旁的湖中能找出三兩朵蓮花就不錯了,何來映滿堂這說?
再說淨塵,生後也異相頻出,不說甚三歲能文、四歲能武,卻也如那五歲便以語啟父的孟嚐君一般啟了街頭辯經的老僧。
那倆老僧本如兩小兒辯日中的小兒各抒己見,淨塵聽後說了句什麽,令二者醍醐灌頂,於是雙手合十,說“此子乃為我等師”。
這很切合孔子以項橐為師的典故,項橐也不過7歲。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是故他也可以淨塵為師。
後才為人所知,這兩位乃是烏斯藏有名的大師傅,他們都說淨塵是有佛緣、有慧根的,後多次登門,望將淨塵歸化了。
淨塵父母是當地富戶,雖疼這孩子,又知道他生而有異,是個有佛緣的,恐塵世留不住他,最後也答應了,至此他舍去俗家姓名,取法名淨塵,正式斷了塵緣。
入佛門後,淨塵如日進千裏,常人花一輩子讀的經,他很快便吃透了,佛門的法術也修行得很快,於是不少人說他是從上輩子開始讀經的。
若說有何是他修不好的,怕是佛教的煉體功夫,淨塵這樣俊秀的和尚,是很難練出甚成果的。
之後則是跟多數僧人一樣雲遊講經,他也不僅在烏斯藏那,還往唐國去了,與唐僧人論佛法,於是淨塵在唐國都是小有名氣的,那與他講法的高僧讚道:“此子堪稱妙僧。”於是才有了他妙僧的稱呼。
講到這似證明,他的佛學之路頗順,哪怕行了萬裏路,心思都如赤子一般純淨,纖塵不染,並非無花那樣的反派。然而大智若大愚,大愚若大智,心思純淨到了極致便會為人所懷疑,想他是否為道貌岸然的偽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