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聽說萬秋已經十四歲了的時候, 蔣成峰很是驚訝。
萬秋比平常的孩子要更加羸弱,宛若剛剛破土而出的脆弱的樹苗,隻需要握住就能輕易折斷生命。
這樣的孩子不應該早早就進行幹預嗎?為什麽要拖到十四歲的年紀?
蔣成峰並沒有多問, 對這樣的家庭他不好過多的揣度。
好不容易得到了一個來之不易的改變現狀的機會, 若是因為自己一個不小心做錯了事,讓機會從手中溜走,是會半夜做夢都會被自己氣醒的程度。
蔣成峰看過了心理醫生的燕華做出的症斷書,然而在看到上麵的信息後, 蔣成峰有些迷惑。
燕華的症斷書看上去並不像是一個病例,而是像是心理分析和行為分析, 她似乎並沒能判斷出一個準確的病因。
但是人的心理狀況並不能一概而論, 複雜的程度是無法完全總結的。
在試教學的三天,蔣成峰熟悉了萬秋。
這個孩子和他所認識的任何一個不怎麽聽話, 難以成功教學,聽不進去課程的孩子不一樣。
他很認真的在學習,即便不明白,卻也非常努力的想要明白。
他總是握著筆,在紙張上用混亂的字跡記錄著筆記。
萬秋對學習的認真、求知的眼神,宛若星火。
而他對教學的熱情,被小小的星火緩慢的點燃。
萬秋也在竭盡全力的回應他的教學, 讓蔣成峰都為之動容。
雖然……教學結果並不是那麽好。
蔣成峰對萬秋擁有著比往常更高的耐心,卻看到了萬秋因為無法聽懂他的教學而焦躁到顫抖的肩膀。
那一刻,蔣成峰是第一次對無法教導一個渴望知識的學生, 感到自責。
他按住了萬秋的肩膀, 不得不承認自己的無能。
可那孩子反握住了他的手指。
他聽到了學生說:“對不起。”
剛剛到來時, 強烈的想要得到工作的願望, 反而在這時候變成了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