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縱橫宋末

第一百七十、晉見大帥(下)

字體:16+-

餘玠想了想,然後揮筆寫出一首瑞鶴仙:

“怪新來瘦損。對鏡台、霜華令亂鬢影。胸中恨誰省。正關山寂寞,暮天風景。貂裘漸冷。聽梧桐、聲敲露井。可無人、為向樓頭,試問寒鴻音信。

爭忍。勾引愁緒,半掩金鋪,雨欺燈暈。家僮困臥呼不應,自高枕。待催他、天際銀蟾飛上,喚取嫦娥細問。要乾坤,表裏光輝,照予醉飲。”

趙平一看,此詞表達一種對於年華逐漸消失一種無可奈何心情,也許借此表達他餘玠一生努力依然不能奪得興元府的一種遺憾,尚未達到心中意願的訴求。

此詞畢竟有幾十年歲月沉澱,乃是流傳千古名篇,非趙平的望海潮能夠比擬。

餘玠已經詩詞書法完成,趙平應該如何接招呢?

在眾人交口稱讚之後,趙平把這個流傳千古的詞及書法收藏起來。

不久之後,此詞在大宋中華報發表。

十萬讀者的發行量,讓大宋人看到餘玠儒雅別致的一麵。

餘玠雖然置製使,但是他有一個極大的弱點,就是不是進士出身。

雖然他武雙全,可是在大宋這個以禦武體製之下,最容易受到臣的攻訐。

而趙平希望能夠改變大宋官家及臣對的看法。

即使臣不願意承認,至少在百姓及人要給他們餘玠也是人的一員。

他不是那種沒有化的粗鄙武夫,也是飽讀四書五經的,能夠吟詩作詞。

更何況,趙平又在戰爭說提到餘玠,讓大宋士人對他的好感度直線上升,贏得一大批崇拜者。

一些人說餘玠武能夠上馬殺敵,能夠安邦治國,乃是天下士人之楷模。

當然這是後話了,這是趙平希望看到的結果。

趙平看到此詞不禁大喜,說道:“餘翁翁好詞好書法。此詞當值七千轟天雷,一萬騎兵。”

餘玠一邊給宣紙吹墨,一邊問道:“如何值得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