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並沒有如謝映容所說的那樣,召見送熱水的卞家人,並且對卞舉人說任何誇獎的話,反而是借完熱水後,就直接離開了。卞家人不由得感到悵然若失,回到小宅子裏,看著那一套三件的爐瓶三事,才稍稍回過神來。
卞太太對這件所謂的“美事”原本就抱有疑惑,因此也清醒得最早,笑著安撫婆婆與丈夫:“能得這樣的賞賜,已經極難得了。雖然我們平日裏沒少聽姑太太說寧國侯府得了宮裏的厚賞,家裏又添了什麽內造的物件,但我們自個兒家除了內務府出品的點心和衣料,是真的什麽都沒得到過。如今有這一套爐瓶三事,也能做個傳家寶,供在家裏正堂上,親友來見到,說起來也是難得的體麵!”
卞老太太的心裏仍舊不太好受。她去過寧國侯府看女兒女婿,認得這樣的爐瓶三事,不過是內務府出品的尋常貨色,做工固然是精湛的,可太後娘娘一年裏不知要賞幾百套這樣的東西下去,能有多稀罕呢?在差不多身位地位的鄰居們麵前顯擺一下無妨,遇上真正的親友,比如寧國侯府那樣的人家,拿出來也是貽笑大方。
況且,她更希望兒子能得到貴人青睞,一套爐瓶三事罷了,她家也不是買不起,要這個做什麽?難道兒子將來考得進士,授官時還能把這套爐瓶三事拿到吏部去,向吏部的官員顯擺,好叫人家給她兒子安排個好些的官職麽?!
卞老太太不說話,卞舉人倒覺得臉上過意不去,低聲勸說老娘:“母親,今日兒子雖聽您的安排過來了,但說實話,這樣的事……兒子心裏是不願意的。兒子已是舉人,隻需要等到下一科會試,竭盡全力考取進士功名,就能正常授官,憑借自己的才幹得到皇上與朝廷重臣的賞識。這才是我們書香人家子弟的正途。父親在世時,也是盼著兒子走科舉正途入仕的。倘若兒子憑借著貴人的青睞,僥幸做了官,從此為貴人所驅使……即使能從此飛黃騰達,也不是我等讀書人的風骨了。兒子若那樣做了,父親在天之靈,一定會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