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慕林

第1634章 微妙

字體:16+-

西宮與內閣之間的博弈在朝廷上下引起了熱議。

並不是所有人都讚同內閣的做法,但也有很多人認為皇帝沒必要非在這時候跟內閣硬拚。燕王長年駐守邊疆,軍功夠大,威望也足,但終究離京城太遠了。朝中官員都對他不是很熟悉。哪怕許多人不認為他有不臣之心,也傾向於讓他回北方去繼續鎮守,而不是留在京中做什麽攝政王。

朝中的文官在經曆過曹家權傾朝野與曹林相爭的混亂時期之後,實在不希望再有什麽厲害的軍中大佬摻和朝政了,最好連外戚也別出來搗亂。他們希望能過幾年平靜的日子,反正新君看起來是個溫和好說話的性子,人也不蠢,大家君臣之間和睦相處,遇事有商有量就好了嘛,何必讓那些強硬又有兵權的尊貴人物插一隻腳進來呢?

沒有在指責燕王一事上附和內閣的官員挺多的,但他們也不認為添一位攝政王是什麽好事。反正儲君年紀還小,在他成年親政之前,大臣們幫著處理政務,那是應該的,也不會叫他受了委屈。皇帝何必在這時候對忠於他多年的肱骨之臣起了戒備之心?

各方勢力議論紛紛,每個人的立場與利益所求不同,就會有不同的觀點。但大家統一都有一個共識,就是覺得皇帝繼續與內閣僵持下去,對大家都沒有好處。大事要緊,還是先保證皇位的順利更替吧!

有人私底下勸內閣退讓一步,也有人想要勸皇帝別過於固執了,還有人跑去求太後出麵,不過更多的人是在私底下跟自己的家人或幕僚討論。

比如平昌侯,他雖然每月都能有參加大朝會的機會,但手裏沒什麽實權,隻靠著家族世代傳承下來的人脈與費盡心思結交的友人,維持著平昌侯府的所謂權勢與體麵。遇到這種皇位傳承以及君臣不和的大瓜,他也不敢輕易跟外人說什麽,所以到頭來是要和自己的母親、妻子和兄弟們討論。考慮到小一輩的子侄們也都紛紛成年,或是進學,或是入仕,不再是小孩子了,平昌侯又把幾個年紀比較大的兒子侄兒叫了過來——三房他隻喊了庶出的萬隆,沒算上三弟妹萬三太太,也沒叫兩個嫡出的侄兒,因為這三人叫過來了也派不上用場,反而容易走漏風聲,還不如不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