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寒門之士[科舉]

第81章 揭榜

字體:16+-

張居正麵容英俊,人至中年依舊風采不減,在眾官中居於首位的他氣勢頗為淩厲,眼下各房同考都將考卷擺在桌前,有薦卷約四百份,同時還有備卷若幹,這些考卷皆由副主考呂調陽審閱過,又由張居正進行最終的審定。

事實上,僅憑主考二人是無法將數百份考卷審完的,考生是否取中,關鍵依然在同考官。

張居正將吏科都給事中韓楫呈上的其中幾份考卷丟到一旁,在從各房的備卷中拿出幾份補上:“本官已強調過,多者多錄,少者少收,考卷既有不足,又何妨強行留中?”

韓楫躬身道:“下官明白。”

雖分配給各房的考卷數量大致相當,但考生的水準有高有劣,會出現一房佳卷多而有才華的士子麵臨淘汰、一房佳卷少而文章平平之人卻位列前二十的情形在,這裏便要求主考有一雙慧眼,能夠擇出明珠蒙塵的考卷。

張居正一貫精力充足,看卷的速度更是極快,未花費太久時間,他便挑出了數份不合適的考卷,再以備卷填補了進去。

自嘉靖年起,各房薦卷是否固定額數一事便引起過爭論,畢竟配額常常導致各房呈上的考卷高低優劣不同,但若是不固定額數,同考們自然盡可能向主考多薦卷,這樣又會影響會試閱卷的完成。

……

張居正最終確定了四百員的錄取額數,之後各位考官便按本經及南北中卷對考生進行排名拆卷。

南北榜乃是洪熙閣臣楊士奇對仁宗的提議,楊士奇為南人,他對仁宗道:“長才大器多出於北方,南人有文多浮”,因而定了會試取士“南六北四”之製,宣德以後則定下南、北、中卷製度,南卷百取五十五,北卷百取三十五,中卷則百取十。

明代在科舉取士時充分考慮了地域與文化水平的差異,雖然不能做到絕對公平,但相對的公平卻是努力達成了。